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在线阅读 - 第103章 洪武式削藩(1)

第103章 洪武式削藩(1)

    “你说不行,那该如何。得了这天下,不分给儿子们。难道分给旁人?你说的确实是不假,这子子孙孙越来越多,朝廷压力大。可你说该怎么办,咱拼了命的打仗,得了这天下,到头来,儿子们不能享福?那咱废那么大劲儿做什么。”朱元璋有些火大。

    陈则武一阵无语,合着您老得这天下,是为了让儿子们享福。这么说虽然也不错,但明明可以说的更宏大点的嘛。

    “别杵着,跟个木头似的,说话,不说话把你舌头割了。”朱元璋没有得到回应,有些怒了。

    “皇上,您可以让藩王们,都呆在京中。这应天城这么大地方,足够住的嘛。若是以后不够,凤阳也能住人。那地方大,多住几十万人,不是问题。”

    陈则武突然想到了辫子朝的王爷们。整个辫子朝,除了先头那个多尔衮,再到后来的奕?。也就两个王爷权势大点,而那个奕?还不是被慈禧给逼走了。

    辫子朝在宦官,皇室宗亲的问题上。除了康麻子那几个儿子,基本上没出太大纰漏,并不是他们本身有什么先见之明,其主要的还是吸取了明朝的经验和教训。

    朱元璋不表态,神情漠然,看着前方,“你继续说。”

    “大明朝的藩王,既然呆在京中,又要朝廷养着他们。不如也让他们在朝中担任官职,朝廷发给他们俸禄便是了。”

    “这样一来,藩王们没有了封地,他们就不会因为子子孙孙而去圈占良田,那大明朝可用良田就会大大增多。如此一来,百姓有了地种,既方便了朝廷推行摊丁入亩之新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兼并而带来的问题。”

    陈则武说完了,静静的站在一旁。他只是提出这些,真正做决定的还是朱元璋。

    明朝的藩王问题是贯穿始终的,无论是前期藩王对中央巨大的威胁,再到后来,藩王人数众多所引发的土地矛盾,社会矛盾,给大明朝带来的巨大的朝政压力。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建文削藩,错但也没错,错在他的目的是不单纯的。他只是想着削弱叔叔们对他的威胁,再加上又操之过急。没错的是,从长远来看,藩王就是累赘。

    所以,削藩是对的,至于让谁削,那最好的人选当然是朱元璋。他要削藩,无论轻重缓急,那都不是事儿,谁敢反对。

    “所以,当时你和咱说,南书房也可以让皇子们进。”朱元璋突然想到了什么,脸上变的狰狞起来。“你在算计咱?”

    “臣不敢,臣只是说出心中所想。到头来,一切都还得您来决定。但臣说的也是事实,望皇上恕罪。”陈则武也没那么慌,他觉得作为一代大帝的朱元璋,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朱元璋竟然有些无奈,“都是咱的儿子孙子,这手心手背…”

    没说完,就看到陈则武跪了下来,老朱冷笑一声。“说吧,咱不治你的罪。”

    陈则武起身,头低着,悠悠的说道。“太子殿下也是您的儿子,二爷(朱允炆)也是您的孙子。”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这话,就像是引爆了炸药桶,朱元璋跳了起来。一双大手就要打在陈则武的身上。陈则武是见识过朱元璋的手劲儿的,下意识后退躲了一步。

    那双大手,还是没打下来,悬在了半空中。“你又在挑唆咱的儿子们。”朱元璋的声音有些阴冷。这似乎是他的禁脔,他没想过藩王们会对朝廷有威胁吗?他肯定想到过,只不过他不愿意承认罢了,他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们会做出不臣的事情来。

    到了晚年,尤其是朱标不在之后,朱元璋越来越害怕。他杀了那么多勋贵武将,独独留下了长兴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

    在某书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耿炳文擅长防守,能守住小小的长兴,抵御张士诚十年之久,所以他在洪武年间活了下来。

    “咱该如何。”朱元璋开始自言自语,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皇上,皇子们都在京中,也能约束他们的行为,您想儿子了,出门就能看到,后宫的娘娘们也能随时见到儿子,这是人伦之乐呀。”陈则武又加了一句。

    朱元璋十分重视亲情,这和他小时候的遭遇是分来不开的。

    “黄狗儿!黄狗儿!”朱元璋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黄狗儿连滚带爬的进来,跪在地上,“皇爷,您吩咐。”

    “去,把太子给咱叫过来。”黄狗儿出去了,朱元璋又扭头,“你到屏风后头站着,标儿要是知道这主意是你出的,准保要揍你。”

    陈则武知道,朱元璋这是心动了。但,可能也仅仅是局限于心动吧。关于各位藩王,这是影响整个国家的大事,不是说随意就能拍板的。而且,朱元璋还要问过马皇后,毕竟,这事关众皇子皇孙们。

    朱标还没到,朱元璋仍然走来走去,脚步加快,时不时的还抬头看一眼门口的方向。

    陈则武看着这一切,也许,真正让朱元璋心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燕王朱棣吧。说心里话,朱棣更适合驰骋在战场之上,而不是在后方养老。

    只是,真的削藩,也没那么容易。别的没什么,就是老朱不容易过自己的那道坎。寡欢太叔的朱元璋与我聊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