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本宫可为女帝否?
书迷正在阅读: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重开一万次开局吸功大法、永乐大案、朝云啸乾坤、重生之吴霸春秋、我的舰娘,我的世界、全民领主:从亡灵开始百倍增幅、全民转职:从无限火力开始、我竟然能带出游戏物品
刘淑英家在吉安府安福县,宋应星则家在南昌府奉新县。
两地都有水路通达,因而李思明是先往吉安府找到刘淑英,回程时再找的宋应星。
此时刘淑英已经历了结婚、生子、丧夫三件人生悲喜大事,其子亦有两三岁。
这种情况下,她自然没那么容易相信李思明,并跟着走。
好在李思明早有准备,不仅携带有朱媺娖的谕旨、太阳能手电,更获得了江西总督袁继咸的书信。
得见了袁继咸的书信,又打听到监国公主的大军确实曾过九江,刘淑英才决定跟李思明来南京。
至于宋应星,因为其消息更灵通,早就获知了朱媺娖在湖广做下的种种大事,李思明只用谕旨和锦衣卫的身份,便让他同意来南京了···
朱媺娖让女兵搬来凳子,示意两人坐下,这才看向宋应星,道:“本宫已拜读过长庚先生的《天工开物》,其中记载了我大明农业、手工业的各种技术,实乃工农百科巨著啊。”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在崇祯十年首次发行的。
但在明末这个时期,若是志异小说之类的娱乐文学,或者与科举有关的著作,尚且可能赚到稿费。
可如《天工开物》这种宋应星因个人兴趣编写的百科类书籍,却是自费刊发。
宋应星虽出自士绅家庭,却也不会用太多钱来刊印这本书,此前多是送一些给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放在书店中寄卖。
但还是那句话,《天工开物》既不关乎科考,又不如小说有趣,自然是没多少人买的。
因此,听朱媺娖说拜读过《天工开物》,还一副很推崇的样子,宋应星既惊讶又激动。
作为一个读书人,谁有不希望自己的志趣、所学,为上位者认可,乃至推崇呢?
甚至许多读书人一生的追求也不过如此罢了。
宋应星没想到,他就这么达成了很多读书人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他站起来,激动之色难掩,“那只是草民兴趣之作,连杂学都算不上,于国无用,如何能当得起监国如此夸赞,草民实在惶恐。”
激动、高兴之余,宋应星是真的惶恐。
就好像当初被朱媺娖当中夸赞的陈于阶一般,宋应星也担心他成了被儒林视为以奇技淫巧之学幸进的小人。
朱媺娖含笑道:“长庚先生真心认为《天工开物》所记载的农业、手工业种种技术于国无用吗?”
宋应星犹豫了下,道:“奇技淫巧,或有小用,但确实与治国大道不沾边。”
谈到这里,朱媺娖并不想跟宋应星来一场辩论,废太多口舌。
她转而道:“两位一路来南京,应当听过本宫的一些传闻吧?”
做官做到知州,又辞官归乡的宋应星闻言仍带着迟疑神色。
刘淑英想起了听到的种种传闻,却露出好奇神色,道:“民妇确听过一些,只是难辨其中真假。”
朱媺娖笑道:“本宫能有今日成就,确实是因为受天命所衷,授予了往来后世的大神通。”
说完,朱媺娖直接在两人面前消失,不一会儿又带来了一些东西。
然后,她就给宋应星、刘淑珍各塞了一个平板电脑,上面都在播放一个文图并茂的小视频,所讲正是两人生平。
其中更带有对刘淑英所作诗歌,宋应星所作《天工开物》的评价。
两人勉强回过神来,又再次陷入震撼之中。
刘淑英怎么都没想到,她在原历史上之后的十几年竟然会如此坎坷。
但那些诗词,那记载中的种种选择,确实像是她会做的。
宋应星则没想到,后世对他的《天工开物》评价如此之高,对他的评价也如此之高,甚至让他略感汗颜。
朱媺娖并没有急着继续跟两人交流,而是坐回龙椅上处理军政事务相关的文书。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刘淑英、宋应星才先后缓过神,交还了平板电脑。
朱媺娖笑问:“现在两位知道本宫为何如此重视你们,又为何急招二位来南京了吧?”
刘淑英没有犹豫,直接行跪拜大礼,道:“民女愿为监国效力!”
宋应星也跪拜道:“草民亦愿为监国效力,复兴大明!”
朱媺娖连忙将两人虚扶起来,随即便道:“本宫将组建‘秘书处’,拨选天下才俊,协助本宫处理政务,木屏(刘淑英字)便任秘书处秘书吧。”
刘淑英立即行礼道:“微臣领旨!”
朱媺娖道:“听闻你母亲和儿子尚且在家乡,若想接到南京来,本宫可派人帮你。”
这世道江西、南直隶也多贼匪,所以刘淑英才没带老母、儿子随行。wap.
得了朱媺娖的恩旨,她立即再次拜谢。
朱媺娖又看向宋应星,道:“后世以科学为兴国大道,百科皆能因科学有长足发展,于国家兴盛有大用。
今后,本宫必将在大明发展科学、兴工业,使百姓不再挨饿受冻,使国家强大不再有外患,等等。
这一切,都需要以我大明现有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工匠为基石。
因此,本宫便请长庚先生先在工部任郎中一职,管辖新立之工业司。”
宋应星此前曾以举人身份做到亳州知州的位置,后来又被弘光朝廷封为兵巡道,但他并未上任。
无论是知州,还是领兵巡道差遣的按察使司佥事,都是正五品。
工部郎中也是正五品,于他而言并不算升官。
不过,宋应星对官职并不很在意,闻言先是跪谢领命,随即就问:“不知臣这工业司要做哪些事?”
对于宋应星的任务,朱媺娖和郝光明早就商量过多次。
她道:“长庚先生的任务只有两个,一曰‘人才’,二曰‘资源’。”
所谓“字越少,事越大”,为官多年的宋应星一听,就知道朱媺娖确实要交重任于他。
这反而让他更加振奋。
朱媺娖接着道:“你到工部上任后,需留意那些如你一般,确实懂得实务的官员、吏员,只要并无太大的品行问题,都可以去结交,并记录在册。
后面,本宫可以将这些人,都调到工业司,助你做大事。
在得了官吏中你所需的人才后,下一个需要收揽的,便是南直隶范围内,乃至浙江、江西、江北等地方的工匠了。
你也不必太急,可以先从南直隶,甚至是应天府开始做起。
你要了解这些工匠的本领、生存状况等种种信息,编纂成册。
需知,若要以工业兴大明,这些工匠便是大明极重要的财富。”
说到这里,朱媺娖顿了顿,才继续道:“至于说资源,可以放在最后去管。
其一,为各地官营的军器局、矿场、铁厂、造船厂,以及一些大的民间作坊,等工造场所。
其二,便是如铁矿、煤矿等天地所产的自然资源了。”
后面,朱媺娖还和宋应星详细交流了发展大明工业方面的很多事情。
看刘淑英在一旁呆着无事,朱媺娖便让她拿笔墨纸砚,对其与宋应星的谈话做摘要记录···
次日。
朱媺娖在武英殿接见了另外一位重要人物。
“草民黄道周参见监国千岁。”
武英殿内,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一丝不苟地向朱媺娖行礼。
此人便是明末二周之一的黄道周。
“平身。”
朱媺娖让黄道周起身后,看过去,只见黄道周身高中等,精瘦偏黑,眉如剑,鼻峰如山,嘴唇略薄,即便年老,亦给人凌厉之感。
有诸内而形诸外。
从相貌、神态就能看出,黄道周确实是个敢当面怼皇帝的人。
至于这么惨的皇帝是谁,不用想,就是她的父皇崇祯。
此前,弘光朝廷新立,黄道周被招来为礼部尚书。可惜没当几个月,就让钱谦益这个东林党叛徒给顶下来了。
不过,之后黄道周并没有立即离开南京——历史上,他是在南京城将被清军拿下前离开的,因而这个时空仍在南京。
朱媺娖要筹办登基大典,须得有懂得这方面礼仪的大臣主持,解学龙、马士英都推荐了黄道周。
朱媺娖对黄道周脾性、为人乃至三观都是有一定了解的,但后世记载终究不能全信。
于是,待黄道周起身后,她便直问:“石斋先生以为本宫可为女帝否?”灵灵吼的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两地都有水路通达,因而李思明是先往吉安府找到刘淑英,回程时再找的宋应星。
此时刘淑英已经历了结婚、生子、丧夫三件人生悲喜大事,其子亦有两三岁。
这种情况下,她自然没那么容易相信李思明,并跟着走。
好在李思明早有准备,不仅携带有朱媺娖的谕旨、太阳能手电,更获得了江西总督袁继咸的书信。
得见了袁继咸的书信,又打听到监国公主的大军确实曾过九江,刘淑英才决定跟李思明来南京。
至于宋应星,因为其消息更灵通,早就获知了朱媺娖在湖广做下的种种大事,李思明只用谕旨和锦衣卫的身份,便让他同意来南京了···
朱媺娖让女兵搬来凳子,示意两人坐下,这才看向宋应星,道:“本宫已拜读过长庚先生的《天工开物》,其中记载了我大明农业、手工业的各种技术,实乃工农百科巨著啊。”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在崇祯十年首次发行的。
但在明末这个时期,若是志异小说之类的娱乐文学,或者与科举有关的著作,尚且可能赚到稿费。
可如《天工开物》这种宋应星因个人兴趣编写的百科类书籍,却是自费刊发。
宋应星虽出自士绅家庭,却也不会用太多钱来刊印这本书,此前多是送一些给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放在书店中寄卖。
但还是那句话,《天工开物》既不关乎科考,又不如小说有趣,自然是没多少人买的。
因此,听朱媺娖说拜读过《天工开物》,还一副很推崇的样子,宋应星既惊讶又激动。
作为一个读书人,谁有不希望自己的志趣、所学,为上位者认可,乃至推崇呢?
甚至许多读书人一生的追求也不过如此罢了。
宋应星没想到,他就这么达成了很多读书人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他站起来,激动之色难掩,“那只是草民兴趣之作,连杂学都算不上,于国无用,如何能当得起监国如此夸赞,草民实在惶恐。”
激动、高兴之余,宋应星是真的惶恐。
就好像当初被朱媺娖当中夸赞的陈于阶一般,宋应星也担心他成了被儒林视为以奇技淫巧之学幸进的小人。
朱媺娖含笑道:“长庚先生真心认为《天工开物》所记载的农业、手工业种种技术于国无用吗?”
宋应星犹豫了下,道:“奇技淫巧,或有小用,但确实与治国大道不沾边。”
谈到这里,朱媺娖并不想跟宋应星来一场辩论,废太多口舌。
她转而道:“两位一路来南京,应当听过本宫的一些传闻吧?”
做官做到知州,又辞官归乡的宋应星闻言仍带着迟疑神色。
刘淑英想起了听到的种种传闻,却露出好奇神色,道:“民妇确听过一些,只是难辨其中真假。”
朱媺娖笑道:“本宫能有今日成就,确实是因为受天命所衷,授予了往来后世的大神通。”
说完,朱媺娖直接在两人面前消失,不一会儿又带来了一些东西。
然后,她就给宋应星、刘淑珍各塞了一个平板电脑,上面都在播放一个文图并茂的小视频,所讲正是两人生平。
其中更带有对刘淑英所作诗歌,宋应星所作《天工开物》的评价。
两人勉强回过神来,又再次陷入震撼之中。
刘淑英怎么都没想到,她在原历史上之后的十几年竟然会如此坎坷。
但那些诗词,那记载中的种种选择,确实像是她会做的。
宋应星则没想到,后世对他的《天工开物》评价如此之高,对他的评价也如此之高,甚至让他略感汗颜。
朱媺娖并没有急着继续跟两人交流,而是坐回龙椅上处理军政事务相关的文书。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刘淑英、宋应星才先后缓过神,交还了平板电脑。
朱媺娖笑问:“现在两位知道本宫为何如此重视你们,又为何急招二位来南京了吧?”
刘淑英没有犹豫,直接行跪拜大礼,道:“民女愿为监国效力!”
宋应星也跪拜道:“草民亦愿为监国效力,复兴大明!”
朱媺娖连忙将两人虚扶起来,随即便道:“本宫将组建‘秘书处’,拨选天下才俊,协助本宫处理政务,木屏(刘淑英字)便任秘书处秘书吧。”
刘淑英立即行礼道:“微臣领旨!”
朱媺娖道:“听闻你母亲和儿子尚且在家乡,若想接到南京来,本宫可派人帮你。”
这世道江西、南直隶也多贼匪,所以刘淑英才没带老母、儿子随行。wap.
得了朱媺娖的恩旨,她立即再次拜谢。
朱媺娖又看向宋应星,道:“后世以科学为兴国大道,百科皆能因科学有长足发展,于国家兴盛有大用。
今后,本宫必将在大明发展科学、兴工业,使百姓不再挨饿受冻,使国家强大不再有外患,等等。
这一切,都需要以我大明现有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工匠为基石。
因此,本宫便请长庚先生先在工部任郎中一职,管辖新立之工业司。”
宋应星此前曾以举人身份做到亳州知州的位置,后来又被弘光朝廷封为兵巡道,但他并未上任。
无论是知州,还是领兵巡道差遣的按察使司佥事,都是正五品。
工部郎中也是正五品,于他而言并不算升官。
不过,宋应星对官职并不很在意,闻言先是跪谢领命,随即就问:“不知臣这工业司要做哪些事?”
对于宋应星的任务,朱媺娖和郝光明早就商量过多次。
她道:“长庚先生的任务只有两个,一曰‘人才’,二曰‘资源’。”
所谓“字越少,事越大”,为官多年的宋应星一听,就知道朱媺娖确实要交重任于他。
这反而让他更加振奋。
朱媺娖接着道:“你到工部上任后,需留意那些如你一般,确实懂得实务的官员、吏员,只要并无太大的品行问题,都可以去结交,并记录在册。
后面,本宫可以将这些人,都调到工业司,助你做大事。
在得了官吏中你所需的人才后,下一个需要收揽的,便是南直隶范围内,乃至浙江、江西、江北等地方的工匠了。
你也不必太急,可以先从南直隶,甚至是应天府开始做起。
你要了解这些工匠的本领、生存状况等种种信息,编纂成册。
需知,若要以工业兴大明,这些工匠便是大明极重要的财富。”
说到这里,朱媺娖顿了顿,才继续道:“至于说资源,可以放在最后去管。
其一,为各地官营的军器局、矿场、铁厂、造船厂,以及一些大的民间作坊,等工造场所。
其二,便是如铁矿、煤矿等天地所产的自然资源了。”
后面,朱媺娖还和宋应星详细交流了发展大明工业方面的很多事情。
看刘淑英在一旁呆着无事,朱媺娖便让她拿笔墨纸砚,对其与宋应星的谈话做摘要记录···
次日。
朱媺娖在武英殿接见了另外一位重要人物。
“草民黄道周参见监国千岁。”
武英殿内,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一丝不苟地向朱媺娖行礼。
此人便是明末二周之一的黄道周。
“平身。”
朱媺娖让黄道周起身后,看过去,只见黄道周身高中等,精瘦偏黑,眉如剑,鼻峰如山,嘴唇略薄,即便年老,亦给人凌厉之感。
有诸内而形诸外。
从相貌、神态就能看出,黄道周确实是个敢当面怼皇帝的人。
至于这么惨的皇帝是谁,不用想,就是她的父皇崇祯。
此前,弘光朝廷新立,黄道周被招来为礼部尚书。可惜没当几个月,就让钱谦益这个东林党叛徒给顶下来了。
不过,之后黄道周并没有立即离开南京——历史上,他是在南京城将被清军拿下前离开的,因而这个时空仍在南京。
朱媺娖要筹办登基大典,须得有懂得这方面礼仪的大臣主持,解学龙、马士英都推荐了黄道周。
朱媺娖对黄道周脾性、为人乃至三观都是有一定了解的,但后世记载终究不能全信。
于是,待黄道周起身后,她便直问:“石斋先生以为本宫可为女帝否?”灵灵吼的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