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吴霸春秋在线阅读 - 第957章 封妻荫子,大富大贵

第957章 封妻荫子,大富大贵

    眼看着四下无人问津,隔墙无耳,蹲在墙角跟庆忌一起啃着肉包子的范蠡便道:“大王,臣有一事不解,不知可否大王相告?”

    “说。”

    “这钱庄,若是放贷,贷款者过世,他生前所借的钱,是一笔勾销,还是遗留给家属继承?”

    “……”

    这是一个难题。

    不过,难不住作为穿越者的庆忌。

    “家属若是愿意继承贷款者生前的财产,之前在钱庄所借的钱,也要一并继承。若是其家属不愿意继承贷款者生前的财产,则是一笔勾销了。”

    “大王英明。”

    庆忌认为,吴国有必要确立一部《继承法》,以免发生相关桉例的时候,判官们都感到棘手,无所适从。

    ……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三十一年,即公元前483年,正月。

    年关一关,计然就得偿所愿,卸任了太宰之位。

    左丞相文种,正式成为吴国的新任太宰。

    随着计然的辞官归养,吴国朝堂上,三公九卿随之迎来了一番新的人事调动。

    太宰文种,负责处理国之大事,协助吴王治理国家,为群臣之首。

    国尉孙武、大司马伍子胥,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掌握军权,战时听从吴王的命令,可凭吴王的符节调动军队。

    御史大夫范蠡、御史中丞伯噽,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

    左丞相孔丘,右丞相邓析,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皆为太宰的助手。

    以上是“三公”级别的,接下来则是九卿。

    奉常烛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黑夫,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勾践,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申息,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李克,掌管司法审判;

    大行令阳虎,掌管外交和民zu事务;

    宗正掩余,掌管王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曾点,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被离,掌管专供王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还有大工令干将、大造令鲁班,属于九卿的序列。

    其实,庆忌已经琢磨着把三省六部制搬出来了。

    因为随着吴国的疆域不断扩大,政务繁巨,朝中所需要的大臣也必须增加,不然行政效率可能有些低下。

    不过,就目前来说,吴国朝中推行三公九卿制,还勉强够用。

    庆忌打算在自己一统天下之后,再推行三省六部制,以照顾到方方面面的事宜。

    对待退休的计然,庆忌还是照顾有加的。

    庆忌加封计然为“太师”,享受三公的待遇,岁俸不断,并且还册封计然为“泾阳君’,把泾阳县的田租税全部作为计然的岁俸,相当于计然日后享有一个县的食邑。

    但,并不会世袭罔替,等计然过世之后,泾阳县的田租税会收归国有。

    这算是庆忌给予计然的一种特权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作为太宰的计然,这几十年来,就被庆忌赐了三千五百户的食邑,其余良田、宅子、庄园、黄金、玉帛等等更是赏赐百千强。

    然而,计然却是谢绝了庆忌的这番好意。

    “大王,臣可接受太师、泾阳君的封号,但是其余岁俸、食邑,还有泾阳县的田租税,以及黄金玉帛之属,请大王收回成命,臣万死而不敢接受!”

    计然跪了下来,言辞恳切的说道。

    “计然,你为何辞而不受?”

    庆忌皱了皱眉头。

    计然喟然长叹道:“大王,臣虽有功于社稷,但所求者,不为名,也不为利,但愿大吴一统华夏九州,从此结束在这片土地上的战乱!”

    “而今,臣功成身退,已有生前身后名,幸甚至哉。”

    “臣的食邑、良田、宅子,还请大王收回去,以为国用。如此,臣便了无遗憾矣!”

    “……”

    计然的这一番话,其高风亮节,让朝堂之上的公卿大夫们,叹服不已。

    计然跟已故的季札一样,都是为了吴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并且,他们死后,其家产自动上交了国库,不跟子孙后代留下任何的私产。

    他们的子孙后代,若不争气根本活不下去。

    当然了,季札、计然的后人都在吴国出仕,混出了人样,能做到靠着自己的本事混饭吃,不说大富大贵,却也衣食无忧。

    “计然,你这又是何苦?”

    庆忌叹气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寡人知道你高风亮节,素有隐士之风,但是二三子求官,都应为封妻荫子,大富大贵,建立一番属于自己的功业。”

    “你而今辞官归养,不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私产,荫及子孙,你又于心何忍?”

    闻言,计然微微一笑,道:“大王,臣也不是没有给儿孙留下任何遗产。”

    “臣可留下田十五顷,八百株桑树。有田有桑,臣的子孙后代可衣食无忧了。”

    依据级别,作为太宰的计然每月可得350斛谷,一年4200斛。

    按照吴国太宰秩万石的标准计算,计然所得俸禄足以支撑其家庭生活,并有大量结余。

    计然所要求的十五顷田地,一顷为100市亩,每年收入按照三类田三年一轮作的耕作制度,计然的家庭利用十五顷田亩获取的收入大致为普通农夫一家的五倍。

    如果收入以粟计算的话,一年的收入至少650石!

    合现代斤数为17750市斤,收入相当可观。

    此外,计然家中还有800株桑的养蚕织锦的收入。

    计然的收入来源,除了俸禄收入,家庭田产收入以外,再就是获得的大量赏赐收入。

    不过,就庆忌所知道的,计然有上古贤人之风,勤俭持家,日子过得相当清苦,天天粗茶澹饭,原因何在?

    计然省吃俭用,每当碰上一些地方的灾荒之年,总是能主动捐献出自己的财物,聊表心意,可谓是非常的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不然,以计然名下的食邑、俸禄、田地、桑树、宅子、庄园、商铺等产业的收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随便拿出一项,就能让计然成为大富大贵之人。

    “寡人,不准。”

    “大王……”

    “不必再说了。”

    庆忌摆了摆手道:“计然,你劳苦功高,为寡人,为大吴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无数的功绩。”

    “寡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若不封赏你,让你福泽子孙后代,与国同戚,寡人如何忍心?国人如何忍心?”

    “计然,你这么做,的确为自己留下了身后之清名,但是,这却是陷寡人于不义!”

    “你让天下人如何看待寡人?你于心何忍?”

    听到这话,计然这才无奈的接受了庆忌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