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蜀汉之庄稼汉在线阅读 - 第0895章 揭开

第0895章 揭开

    “曹使者,此处乃是往来商旅折脚力,还有那些没钱去听书的穷苦下人才来的地方。”

    李遗跟在曹三身边,负责送他回汉中。

    看到曹三神色有些不豫,便笑道解释道,“这里所说的《射雕三书》,不知经过多少人曲解,已失去了原意。”

    “若是曹使者当真喜欢这三部书,可去冀城里头专门说书之处。那里的说书人,是从南乡那边过来的,说得才叫地道。”

    “待到了汉中,可去南乡一游,那里才是冯君侯真正的起家之处。”

    曹三听了李遗的话,不禁有些疑惑地问道:

    “何谓《射雕三书》?”

    李遗带着曹三走出瓦市,边走边道:

    “这瓦市勾栏之处,所说所戏者,至少有一大半是与三部书有关。”

    “第一部叫《射雕英雄传》,讲的便是周赧王十年至三十五年,游侠儿郭靖与黄蓉之事。”

    “第二部叫《神雕侠侣》,主要讲的是长平之战后,郭靖之侄杨过之事。”

    “第三部则叫《紫电青霜记》,讲的是游侠儿张无忌得郭靖所遗《武安君兵法》,领天下游侠,助高祖皇帝平天下之事。”

    曹三原本听到这三本书讲的都是游侠儿之事,本是不屑。

    哪知最后竟冒出一个《武安君兵法》,当下不禁脸色大变,脱口而出地说道:

    “《武安君兵法》?那不是冯郎君……”

    说到这里,他猛地意识到不对,连忙收住口。

    只是“冯郎君”这三个字一出口,李遗就已经转过头来,警惕看着他:

    “曹使者何出此言?”

    曹三情知失言,当下有些讪讪地说道:

    “关中有传,冯郎君练兵有方,自领军以来,每战必胜,乃是学了昔日淮阴侯所遗《武安君兵法》……”

    听到这话,李遗的神色变得古怪起来。

    这个传言吧,最早应该是从汉中传出来的,现在在汉中传得满大街都是。

    再具体一点,最有可能的,就是汉中的南乡。

    因为一提起南乡,就必然要提起兄长。

    这些年来,兄长战功赫赫,也不知是谁传开的,说兄长学过《武安君兵法》。

    自陇右之战后,其实南乡那边,就已经有了这类传言。

    待萧关之战的消息一传开,这类传言就达到了顶峰。

    现在别说是汉中的百姓,就连兴汉会内部,也有不少人在嘀咕:

    这事……不会是真的吧?

    毕竟淮阴侯也曾以师礼武安君之孙李左车,真看过《武安君兵法》也说不定。

    要不,陛下为什么偏偏就在萧关之战前后去汉中拜祭高祖皇帝的故地,而且到现在都没回锦城呢?

    这不明摆着要学高祖皇帝当年事?

    就算是在李遗看来,这个事似乎都有些玄乎。

    赵二郎是个什么样的货色,他还不了解吗?

    武艺自然是有的。

    但要说真凭他自己的本事,以现在的年纪,能在军中混个裨将就算有前途了。

    至于所谓不负英雄之后,什么三千铁骑冲十万敌阵,什么鬼将名震关中……

    要是没了兄长的提携,那就是在做梦!

    李遗每每思及此,心里要说不后悔,那都是假的。

    当年自己就是晚了那赵二郎一步啊!

    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曹三自然不知道,为何李遗一听到这个,脸色就有些不好看的真正原因。

    他只当是自己方才的话,当下连忙道歉道:

    “吾失言了,还请李郎君勿怪。”

    李遗从深思中醒悟过来,当下摇了摇头:

    “无妨,此传言,便是汉中,坊间亦多有人说。”

    说到这里,他甚至笑着说道:

    “不瞒曹使者,别说是他人,就是吾在私底下里喊君侯为兄长,其实心里对此事亦是所怀疑……哈哈!”

    曹三这才松了一口气,跟着笑起来:

    “李郎君既与冯郎君私交甚笃,为何不问个清楚?”

    李遗摆了摆手:

    “曹使者别看君侯年纪不大,但其实威仪甚重,且这等事情,乃是君侯师门密事,如何能轻易询问?”

    曹三听到这话,心头就是一跳:

    “李郎君是说……君侯当真有可能学过《武安君兵法》?不对,这武安君当真留下了秘密兵法?”

    李遗打了个哈哈:

    “君侯之事,吾如何敢乱说?不过这后一事,吾倒是可以说说。”

    “李郎君请讲。”

    “君侯学没学过《武安君兵法》吾自是不知,但武安君倒是极有可能留下兵法。”

    曹三闻言,心头大是震动,脱口而出地问道:

    “李郎君如何这般肯定?”

    “曹使者若是看完射雕三部,怕是也会和我一样的想法。”

    李遗越是这么说,曹三心里越是好奇起来。

    看到他这模样,李遗也不藏着。

    把他带到冀城的一处食肆,要了一间雅间,对他大略讲一遍射雕三书的内容。

    《射雕英雄传》里头的郭靖,正是秦昭襄王在位之时。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灭义渠,固巴蜀,攻魏,破韩,讨楚,伐赵,灭周。

    屡次打得诸国接连惨败,吞并了四国的诸多土地。

    连天下名义上的共主周天子,都亡于秦人之手。

    不但各国联军中主帅被擒,连楚国国都被秦军攻破。

    其中史上最有名的,莫过于长平之战。

    秦昭襄王在位年间,秦国东往西讨,所杀诸国青壮,前前后后加起来,当近百万。

    按这《射雕英雄传》的说法,秦昭襄王能有此成就,郭靖其人也是出了大力的。

    听以这等秘闻,曹三大是震撼:“为何史上不记其人?”

    李遗摇头,苦笑道:

    “秦始皇当年收尽天下书而焚之,唯有孤本留于咸阳,最后又被项羽付之一炬。”

    “前秦诸子百家之说,如何又剩几何?”

    曹三闻言,顿时喟然长叹,再问道:“后来呢?”

    “后来郭靖渐渐发现秦人屠戮太过,屡劝秦昭襄王,秦王不听,反是起了积怨之心,两人最终心怀隔阂。”

    “特别是在长平之战后,秦人坑杀赵军四十万人,郭靖最终怒而出走,与黄蓉归赵而居。”

    李遗继续解说道,“不久之后,秦赵邯郸之战爆发,郭靖与黄蓉携手助赵守城,秦久攻邯郸不下,最后反伤亡近二十万人。”

    “因为郭靖曾师从白起学兵法,白起又不愿前往邯郸领军,秦王大怒之下,欲杀白起。”

    “其实黄蓉早猜出秦王所思,让郭靖提前往秦国,欲救白起,白起只说自己坑杀降卒数十万,确实当死。”

    “最后给了郭靖一本兵法,让他带走,自己却自刎而亡。”

    曹三脱口而出地问道:“便是那本《武安君兵法》?”

    李遗点头道:“没错。”

    曹三长吁出一口气。

    邯郸之战他自然是知道的,但这其中居然还别有隐情,当真是让他意想不到。

    第一本书就已经这般吸引人,曹三又迫不及待地问道:

    “那么第二本,讲的又是何事?”

    “便是二十余年后,秦国欲灭赵国期间的事情。当年秦人经邯郸大败后,十余年不敢大兴兵事。”

    “郭靖与黄蓉两人便前往边塞隐居,结识了守雁门李牧。”

    曹三身子一震:“又一个武安君?!”

    “没错,郭靖见李牧乃是良将,又以百姓为念,故赠其《武安君兵法》。”

    “《武安君兵法》虽是白起所著,但李牧后面不但加以注释,同时还把兵法扩加内容,故此书其实算是两人合著。”

    曹三咽了一口口水,只觉得这等历史秘闻,当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后来秦国两次出兵,欲灭赵国,皆被李牧大败,秦人惧之,最后使反间之计,使李牧惨遭冤杀。”

    “郭靖与黄蓉悲愤之下,双双战死,唯留下一刀一剑,曰紫电青霜,内藏《武安君兵法》。”

    “后来呢?后来呢?”

    曹三连连催问道。

    “后来一刀一剑,流落江湖,直待四百年前楚汉相争……”

    一番长篇大论下来,李遗早说得口干舌燥,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大口。

    而曹三早就已经听得痴了。

    他思绪翻腾不已,总觉得有一个什么念头闪过,只是一时没想起来。

    这让他急得头上都有些冒汗了,心里不由地把李遗所言过了一遍又一遍。

    过了好久,这才突然一拍大腿,大叫道:“原来如此!”

    曹三猛地一声,吓了李遗一跳。

    “曹使者何以如此?”

    “冯郎君定是学过那《武安君兵法》,即使没学过,他与那兵法,也是关系密切!”

    曹三激动得满脸通红,看着李遗,目光灼灼地说道。

    “曹使者为何这般肯定?”

    “我记得,冯郎君有一文,叫《侠客行》,对也不对?”

    “没错。”

    《侠客行》,现在仍旧刻在南乡的一家客舍里。

    其字铁画银勾,入石三分,听说乃是冯君侯的亲笔字。

    只要第一次南乡慕名前往一观的人,皆会被其凌厉之气所震。

    这个事,前半段是真的。

    后半段也是真的。

    中间那一段,李遗保留意见。

    曹三既然是替陈王前来给冯郎君送信,自是做过功课的。

    只见他站起身来,来回走动,开始念道:“赵客缦胡缨……闲过信陵饮……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念完全诗后,曹三停在李遗面前,盯着他说道:

    “李郎君,可曾听出这文中所隐藏的东西?”

    李遗有些疑惑地摇头。

    这诗,他早就已经倒背如流了。

    诗是好诗。

    而且他还知道,兄长亲口承认了,这是写给那些游侠儿的诗。

    这其中还能有什么隐藏的东西?

    只见曹三摇头晃脑地说道:

    “赵客,信陵,朱亥,侯嬴,李郎君,你可曾想过,这些人,都是什么时候的事?”

    听到这话,李遗一个激灵,心头仿佛霹过一道闪电,让他猛地一下子站了起来,忍不住地说了一句:“卧槽!”

    还没等曹三开口问“卧槽”是什么意思,他就直勾勾地看向曹三,吐出一句:“邯郸之战?”

    “没错!”曹三击掌叫道。

    信陵指的是信陵君。

    邯郸之战中,信陵君盗虎符,领魏军救赵。

    朱亥乃是勇士,击杀不肯进军的魏军主帅晋鄙,助信陵君夺得兵权。

    侯嬴则是给信陵君献计之人,同时为了报答信陵君之恩,自杀而亡。

    一直以来,李遗觉得所谓赵客,自然就是以朱亥侯嬴为代表的赵地侠客。

    但如今细细想来,只怕更多的还是指郭靖和黄蓉。

    因为后面那一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毕竟不管是自刎而亡的侯嬴,还是与信陵君同留在赵国的朱亥,皆非“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而前往边塞隐居的郭靖和黄蓉,才是最贴切这两句。

    李遗感觉到自己终于解开了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心头嚯嚯地跳动,他有些站立不稳地扶住桌子,才不致于跌坐下去。

    曹三凑到李遗跟前,因为过于兴奋,他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李郎君,冯郎君在这篇雄文里隐晦点出郭靖和黄蓉,只怕正是因为知道二人非是虚构之人。”

    “不然你想想,那些游侠儿,历来被世人所轻所厌,谁会专门给他们写诗?”

    若不是冯郎君与那《武安君兵法》有关系,他又怎么会特意写那二人?

    曹三越想,越是觉得有道理。

    只是这等事情,定然一桩大秘闻,别说不知道他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见到冯郎君。

    就算是有机会,只怕也没机会开口问这个事情的真正真相。

    李遗则是在艰难咽口水。

    他的反应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在心里几乎已经认定的曹三的猜想是真的。

    因为他比曹三多知道不少事情。

    比如说三十六计,比如说兄长军中独有的陌刀,正是江湖流传的紫电刀……

    曹三点破了《侠客行》的隐藏之意,两人大眼瞪小眼,谁也没有再说话。

    一时间,雅间内竟安静了下来。

    在这个诡异的安静中,隔壁的一个大嗓门突然传来声音:

    “听说了没有,凉州那边传来一件新鲜事。”

    “什么事?”

    “天下文气共一石,冯君侯一人占八斗,魏国曹植占一斗,剩下一斗天下共分之。”

    “哈哈哈,这说法有趣!这冯文和好大的口气,怎的不去大河边吹牛皮?”

    凉州用来渡河的筏子,多是用羊皮。

    比羊皮好用的,自然就是牛皮。

    不过要口气大的人才能吹得起来。

    “冯君侯未必敢这么说,凉州那边不是要考课选才吗?说不得是有人想要借机上位,所以才这般阿谀奉承……”

    冯刺史在陇右的名声还是不错的,所以自然有人替他说话。

    “这倒也是……不过这奉承得也太过,也不知到时候魏国那边的人听了,会如何?”

    “还能如何?吾听闻,魏国贬冯君侯的文章,言其不合格律,徒为天下笑。冯君侯就算亲口说了这话,也不过是以直报怨。”

    李遗听了这些话,登时惊醒过来,他心头一凉,有些担心地看向曹三。

    哪知曹三却是淡然一笑。

    一帮无知之辈,不过与魏国那些只会贬人,笔下却不出一文的愚昧书生相似罢了。

    “天生吾徒有俊才”知道伐?

    “古来圣贤皆寂寞”知道伐?

    “陈王昔时宴平乐”知道伐?

    只待回到陈地,冯郎君一篇《将进酒》,必将名传天下。m.

    天下文人唯有陈王与冯郎君,能同销万古愁,余者皆不足看。甲青的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