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瀚一句话,收服漠南草原

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瀚一句话,收服漠南草原

    “太师客气了,这些是卑职应该做的!”霍克尔微笑着说道。

    王保保跟着霍克尔一路快马加鞭,取迎接皇太后奇氏的大驾,一个由二十匹骏马牵拉的巨大车驾内,坐在软榻上的女子穿戴华丽,她就是大元的皇太后奇氏。

    “太后!”

    “参加太后!”王保保与霍克尔两个人进来后,立刻恭敬的向奇氏行礼道。

    “起来吧!”奇氏淡淡地摆手道。

    随即转移目光,看向了车窗外,向王保保问道:“这里就是斡难河?”

    “是的!太后!”王保保说道。

    霍克尔懂得察言观色,看到王保保和奇皇太后这一对男女目光情热,立刻识趣的告退出去了。

    待霍克尔离开后,车厢内的奇氏突然脸色严肃了起来,对王保保说道:“保哥儿,咱们的处境怕是危险了!”

    “太后何出此言?”王保保问道。

    “刚刚我已经收到消息,明军攻下大都后,还布置了十万大军,肯定不会放过我们啊!”奇氏神情担忧的说道。

    “太后您不用害怕,有我王保保在,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都会尽量保护太后您周全的。”王保保信誓旦旦的说道。

    “可惜哀家却帮不上你什么忙!”奇氏有些惭愧的说道。

    “太后千万别这样说!若是没有太后,哪里有我王保保的今天,我王保保绝不会让太后失望的。”

    大元朝廷如今退到了漠北斡难河畔,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联合蒙古草原上的各個部落,一起团结在大元朝廷周边,共同抵御明军将来的北伐进攻。

    而要想团结蒙古草原上的各个部落,那么唯一的招牌就是黄金家族的血脉。

    成吉思汗给自己后代子孙留下的光辉遗产,其中最大的就是黄金家族血脉的高贵性。

    哪怕过去了一百多年,草原上各个部落依旧是尊奉成吉思汗后裔为正统。

    如今王保保与奇皇太后和小皇帝爱猷是一条船上的,王保保自然要拼尽全力保证奇皇太后的权势和地位。

    当奇皇太后来到漠北之后,整个大元朝廷的所有重要人物已经全部迁移到了漠北,王保保便以大元朝太子太师的名义辅佐朝政,并且立刻下令给各个部落,让他们的部落首领一起聚到漠北斡难河畔来召开纳勒古台大会。

    纳勒古台,其意思就是诸王会议。

    如今大元朝廷虽然有十多万人跟随迁移到了漠北,但是其他各个部落掌握的人口更加众多,王保保想要团结蒙古草原各个部落,就必须给他们充分的重视。

    这个纳勒古台大会上,大约太子太师王保保给予各个部落首领充分的自主权,仅仅要求他们在明军进犯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兵力保卫大元朝廷。

    至于平常的税赋和纳贡,王保保则对于各个部落没有丝毫的硬性要求,哪个部落如果想要孝敬奇皇太后或者大元皇帝,那么全凭他们个人的意愿,大元朝廷绝不强求。

    其实这就是大元朝廷对于草原上各个部落掌控力有限的缘故。

    对于这些草原部落来说却并不买王保保的账,他们原本在草原上能够安安静静的过日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元朝廷每年都会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无论是粮食还是布匹,通通都会满足他们过冬御寒的要求。

    而现在大元朝廷撤退到了漠北草原,已经是自身难保了,根本无法再给他们丰厚的赏赐。

    各个部落今年如何度过难熬的冬天,还没有一个万全之策。

    又怎么会有人主动去给大元皇帝和太后孝敬什么牛羊食物。

    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所以这个纳勒古台大会召开后,虽然在名义上各个部落依旧尊奉大元皇帝的号令和正统,但是各个部落首领返回之后,全都对大元朝廷失望至极。

    如今天气已经进入秋天,一些缺乏粮草度过冬天的部落,已经开始磨刀霍霍。

    正所谓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便是我粮仓。

    如今南边的大明军队所向披靡,属于各个蒙古部落不敢去招惹的对象,蒙古部落自然不敢去南下打草谷抢劫。

    如此一来,他们的抢劫对象就变成了自己在草原上的同胞邻居。

    短短一个月之内,就有十多个部落陷入了火并的混乱当中。

    大元朝廷的威望,也不能够阻止这些部落停止纷争,除了与大元朝廷最为接近的东到各个部落之外,整个漠西蒙古陷入了一片混乱。

    正在此时,草原上的冬天也很快来临了。

    狂风夹杂着雪花,在整个漠北草原肆虐。

    仅仅一天的时间,大元朝廷在漠北的营地就陷入了茫茫雪海。

    哪怕是在迁移到漠北之前,大元朝廷已经准备充足的粮草和布匹,但是面对这么严酷的暴风雪,依旧有许多人没有扛过去。

    几天之后当暴风雪停下来的时候。

    整个大元朝廷在漠北的行营,活生生冻死了一百多人之多。

    虽然这些被冻死的人多数都是老弱,但是对于这些刚刚从中原来到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却是一个沉重的士气打击。

    哇哇哇!

    随着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从一个蒙古包传了出来,记得大元行营驻地带来了一丝喜气。

    怀胎十个月的奇皇太后生下了一个小儿子。

    “我当爹了,我当爹了!”王保保在营帐内兴奋的低声说道。

    之所以低声说,是因为这件事情虽然人人皆知,王保保是这个孩子的亲爹,但是明面上却不会有人来戳破这层窗户纸。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先皇保佑大元朝!”

    奇皇太后生下儿子后,大元衍圣公孔克坚等大批汉人文官冒着风雪,这营帐外面大声的恭贺。

    大元朝从大都城北逃,有大批的汉人文官跟随。

    其中就是以衍圣公孔克坚为首。

    至于大批的武将,不论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却反而有不少人向大明投降,留在了中原。

    武将只要交出兵权和地盘,基本可以免除汉奸逆贼的罪名和惩罚。

    而儒生披上了汉奸名号,可没有什么资本去向大明赎罪,跟着蒙古人跑路也就可以理解了。

    虽然这跑路漠北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也得咬牙坚持下去。

    大元先皇帝妥欢帖木儿死了三年,留下的寡妇奇氏又生下来一个大胖小子。

    这么大的喜事,自然是要普天同庆。

    只不过,如今漠北一切物资都很是珍贵,太子太师王保保想要大方,也没有大方的资本,最后只能让给每个官员赏赐了一条羊腿,就算是赏赐。

    温暖的营帐内,王保保看着怀中的小婴儿,眼神中露出来一股新生的野心。

    “我的儿子,你是大元皇族!”

    “我将来一定要让你成为草原之主!”

    在一旁的奇皇太后,并不知道自己的情郎心境变化。

    她现在只想着,该给小儿子取一个什么样的好名字。

    “保哥儿,快给孩子取个名字吧!”奇皇太后说道。

    王保保认真想了一下,然后凝重的说道。

    “巴彦帖木儿!”

    奇皇太后也是懂得一些蒙古语,自然知道这是一个好名字。

    “巴彦帖木儿,你以后就是大元的二皇子了!”奇皇太后一脸宠溺的看着自己小儿子。

    最近几年,除了她自己的儿子爱猷之外,死鬼皇帝妥欢帖木儿的其余几个年幼的儿子都是莫名其妙的病死。

    所以,如今这个大元朝的皇室血脉只有一个爱猷,再加一个刚刚出生的巴彦帖木儿。

    因为巴彦帖木尔的出生,蒙古草原上的大元朝廷一片喜气洋洋。

    在墨南草原上的应昌城,却没有这么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反而是浓浓的沉闷压抑笼罩在了应昌城上。

    应长城原本是其他辽国的上京府,在金国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池。

    在蒙元的时候应昌城,虽然不是上都,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属于游牧和农耕交汇的地区,对于各个部族来说是属于草原第一繁华富庶的城池。

    只不过应昌距离中原的实在是太近了,短短的数百里路,让近在咫尺的明军随时有可能攻破应昌。

    所以王保保率领的蒙元朝廷大军全部逃到了漠北斡河畔,而在应城防守的人,只有一个李思齐。

    李思齐率领的大部分都是山西河南一带的汉人流民军队,他们在进入草原之后就产生了各种不适应的情况,所以并没有跟随王保保的大军去往漠北草原,而是留守驻扎在了应昌。

    如今天气已经进入冬天,草原上的狂风和暴雪让李思齐的部下们都感到异常的难熬,而且因为距离中原太近,明军在北平备战的消息也让应昌的李思齐部下们非常的惶恐。

    而且周围的蒙古人部落对于这些汉人军队也没有什么认同感。

    他们时常抢劫偷盗,李思齐部下囤积的粮草和羊群。

    双方在进入冬天之后爆发了大大小小十几次冲突,最后全是靠李思齐用强硬手段弹压下来。

    但是这样一来应昌周围的蒙古人对李思齐等人就非常的敌视。

    李思齐的大军除了一个应昌,再也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去。

    蒙元军队在应城人心惶惶的情报很快被传送到了北平行都司。

    大明北平行都司大都督徐达得知这一情报后,立刻派人把这一情报上报给了应天府的朱元璋和朱瀚。

    朱瀚在得到情报后,立刻向老哥朱元璋建议派人去应昌实施策反。

    “李思齐手下的数万军队基本都是汉人百姓,他们当时参军无非就是图一个活命的饭碗,现在我大明光复中原正是需要人力的时候,若是能够把这数万汉人重新招揽到大明治下,那不仅可以壮大我们的实力,还可以削弱蒙元的气势。”

    朱瀚的话立刻得到了朱元璋的赞同,

    兄弟二人商量完成之后,立刻让二姐夫李贞的七海商社,也就是如今大明的秘密情报机构,派出了使者和商队去往应昌府。

    经过好几年的经营,二姐夫李贞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老实巴交的小商人,而是一个妥妥的情报专家。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再派出几波商队和密探之后。

    二姐夫李贞很快就把应昌的情况给掌握的一清二楚。

    应昌的李思齐等人处境艰难,而且漠北的王保保已经无力顾及他们,所以这些汉人组成的蒙元军队想要归顺明朝,自然是合情合理,根本不是什么诈降一类的阴谋诡计。

    面对这种情况,朱瀚立刻派了最得力的干将去跟李思齐取得了联系。

    双方很快定下了举兵起义的时间和联络方式。

    大明洪武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蒙元大将李思齐是领三万部下士兵,在应昌举兵起义杀掉了当地将军的蒙元官吏等二十多人,宣布改旗易帜,归顺大明。

    大明北平行都司大都督徐达亲自领兵三万从北平出发。

    奔赴草原上去响应李思齐。

    仅仅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应昌以及周围方圆数百里的土地和部落,就全部被大明军队所控制。

    整个漠南草原为之震动,大明的军队接管了应昌,在此地布置防御,然后向周围的蒙古部落发出了宣告。

    大明北平行都司对漠南草原宣布了主权,凡是在草原上的各个部落要想继续在此地生活放牧,那就必须派人来到应昌向大明宣誓效忠,谁要是不来的话,那就视同与大明为敌,以后必然将会遭到大明军队的清剿和驱逐。

    漠南草原上的各个部落,顿时一惊慌一片纷纷没有了主意。

    这些部落在草原上生活了数百年,从来都没有想过离开这片土地,但是要是让他们效忠明朝的话,却也是让他们很是为难。

    毕竟大明对于蒙古人来说,可是凶神恶煞般的存在,而且漠北草原上的蒙元朝廷也手握数十万大军,一旦这些部落投降明朝,以后会不会遭到漠北草原蒙元朝廷的刑事问罪也未可知。

    所以这些草原部落都处在了犹豫观望当中。

    而应昌的大将李思齐此时已经率领部下返回了中原,从此之后草原上的任何恩怨情仇都已经与李思齐无关了啊。

    李思齐被徐达派军快马加鞭,连同李氏家眷一起送到了应天府。

    在进入应天府之后,李思齐穿着一身白衣,以戴罪之身的身份,面见大明皇帝朱元璋。

    当着满朝文武。

    朱元璋大度地下令给李思齐赐予了象征着高官显爵的红色官服。

    以此来向天下人展示大明的宽容大度。

    李思齐这个家伙在山西、河南一带对抗红巾军的时候,手上沾的血债可是一点也不少,不仅屠杀红巾军士兵,而且还纵兵抢掠地方百姓,按照朱元璋本来的心思,他就算是举兵起义,也要狠狠收拾他一顿的。

    但是朱瀚却劝住了朱元璋。

    毕竟为了这么一个小角色,损害大明宽容大度的名声,可实在是不值当的。

    所以在朱瀚的劝说之下,朱元璋还是给李思齐封赏了一个伯爵。

    然后又赐予了一个高丽都护府都指挥的闲职。墨色江南的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