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科幻小说 - 天地任我行之二在线阅读 - 第397章:皇帝大婚,万方来朝(上)

第397章:皇帝大婚,万方来朝(上)

    上回讲到朱由校在弟弟帮助下成功将“火车”改造升级,并得知“火轮机关”众多妙用,遂引发工业革命。

    “好了好了,伯伯别生气,咱姐妹们不逗你玩了总行了吧?咯咯。”众女嘻嘻哈哈,觉得眼前的男人呆萌可爱,果真是做工匠的好料子,却对权力、欲望无所求,完全可以放心了,于是纷纷向皇帝丈夫点头表示肯定。而朱由检在得到了后妃们的肯定后,也微笑着报以点头回应道:“兄长请自便,朕有事告辞了。”

    话音一落,崇祯帝朱由检及其后妃们便纷纷脚下生烟,青云直上,便向着北面百里开外的“石花洞”飞去,似乎打算找“催木匠”来商量事情。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毕竟顶着个“女婿”名头,却未能抱得美人归呢。

    “小婿/晚辈见过岳父/國師大人。”朱由检及后妃们纷纷从天而降,进了“石花洞”后上前给催木匠见礼。

    “哈哈,都免礼,起来说话。”催木匠微微睁开双眼,扫了一下对方后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噢?莫非岳父/國師大人知道我等之來意?”————“哈哈,那是当然。”催木匠笑道:“催某有‘未卜先知’之法,当然知道尔等来此所谓何事了。大妞、二妞、三妞,将尔等九个妹妹叫过来,老子有话要说。”

    “咯咯,遵命,来了。”催我弟、催你弟、催她弟,应声过后,便去洞里深处将正在打坐炼气的九个妹妹全都叫了出来,于是叽叽喳喳欢闹着,向父亲问道:“敢问爹爹,您唤孩儿们前来所谓何事呀?咯咯。”

    “所谓何事?当然是把你们都嫁了呗!”催木匠笑道:“婆家已经找好了,就是这小子的‘朱明王朝’呢。”

    “咯咯,原来是皇帝哥哥和后妃姐姐们来接咱们姐妹们呀?欢迎欢迎,咯咯。”众女嘻嘻哈哈迎上去。

    “严肃点!臭丫头们都快要嫁人了,就不能矜持点儿?”催木匠见状后不禁呵斥道:“若是让你们娘亲见了,恐怕还得生气。另外,皇帝大婚,须得隆重,早做安排才好,这大喜之日就订在‘九月初九日’好了。”

    “九月初九?那不是重阳节么?这……”众人听罢后很疑惑:“如今才‘春分刚过,还没到‘清明’呢,是否早了些?”————“呵呵,不早了。”催木匠笑道:“早作准备,趁着‘清明祭祖’,将此时告慰朱家列祖列宗。”

    “噢?原来如此。多谢岳父大人提醒!”朱由检听罢后,忽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又问:“为何不能提前么?一定要选在九月初九日?”————“哈哈,这是因为皇宫里‘阴气太重’,需要选一个‘阳气十足’之日。”催木匠笑道:“趁着还有半年时间装备,尔等可将消息广布天下,也可趁机看看坤舆万国对此态度如何?”

    “咯咯,那敢情好。”众女听罢后纷纷叫好:“又能收贡品喽,太好了!不过,若有人来砸场子,咋办?”

    “哼,砸场子?除非活腻了,否则正好让其瞧瞧我大明朝的厉害!”朱由检却不以为然道:“早在认识‘國師’大人您之前,我大明确实风雨飘摇。但经过朕这三年励精图治,早已今非昔比,最不怕的就是打仗!”

    朱由检说的没错,因为自从他得到了催木匠赠送的“传国玉玺”之后,仿佛在异时空明末历史上原本应该发生的各种天灾、人祸竟都没有发生,而原本因财政枯竭的大明朝廷并没有崩溃,反而走上复兴之路。

    要知道,在异时空的明朝乃亡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般都会发生在各个封建王朝的中后期,但明朝的情况很特殊,因为从立国之初就不停地爆发农民起义。

    其实,从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农民起义就如同星星之火,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到处燎原。在“洪武帝”朱重八在位的31年里,有史料记载的全国性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竟然爆发了200次以上。这就很奇怪了!

    此外,不自在“洪武时期”,在其他明朝皇帝在位时期,大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接连不断,平均下来竟然每年都会爆发数起甚至数十起(包括“农民暴動”),因为有好事者曾做过统计,只有在“隆庆时期”和“万历朝”初期这短短的十几年里,有关明朝的史料里没有记载过农民起义(暴动),而剩余时间,起义不断。

    因此,相比于历朝历代,明朝简直就是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集中爆发期”!而镇压“农民起义”,则是历朝历代明朝皇帝们的“必修课”。为何明朝的农民起义如此频繁呢?原因便是朱元璋的治国理念有问题。

    西元1368年,朱重八在江苏南京建立明朝时曾说过:“胡元亡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前半句话意思是“元朝”亡于对老百姓太宽容,因为“蒙元朝廷”乃蒙古贵族所建立。因其乃草原游牧民族,文明程度较低,故管理水平落后,只相信快马、弯刀和弓箭的力量,对“孔孟之道”、“华夏礼仪”嗤之以鼻,治国只关心收税。

    在蒙古贵族眼里,其统治下的臣民,不管是普通蒙古牧民还是色目人、汉人、南人的官僚阶层或乡绅地主,只要能把赋税足额收上来就行了,至于实行奴隶制、封建制、官僚买办,还是资高利贷都无所谓。

    蒙古贵族统治阶层对下面的官僚阶层怎么管理百姓和如何收税一概不管。到了元朝中后期,色目人、汉人,甚至南人中的“富户”(官僚买办、土豪劣绅等)有钱人出门时,即使都乘坐16人抬的“大花轿”,相当于皇帝的待遇也没人管,因为蒙古统治阶层眼中只在乎与钱财对等的阶层地位,不在乎什么狗屁礼仪。

    不过,到了后世的明、清两朝,只有“皇帝老子”出门时,才能享受“十六抬大轿”!其他人若敢僭越,则必定以“试图谋反罪”押入死牢,等候问斩。而元朝时期有钱人家里装修得金碧辉煌,甚至雕龙画凤,也不会招来“蒙元朝廷”发难,即便有人故意暗中挑事并造谣诬陷,顶多也就是费些钱财就能把官差们打发走。

    为何会这样?因为官差门只关心完成上面派发的“赋税任务”就行了,而对方只是普涨浪费的“良民”而非“刁民”,何必要苦苦相逼?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只要对方按时缴税进行,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元朝的普通百姓(有钱人家)不用担心因“僭越”而犯事,可是到了明朝,情况就完全变了。根据明朝万历年间一位“礼部尚书”,即著名的文学家于慎行所说:“元平江南,政令疏阔,赋税宽减,他无征发。”

    就是这短短16个字,就足以证明一切。而且,这还是一个明朝高级官员说的,这简直让人疑惑不解。

    其实,蒙古人是非常重视“贸易”和“经商”的,但“贸易”和“经商”最重要之处,就是从事它的人要有足够的自由才行,这就要求人口得有流动性,因为只有人口流动了,才能货通天下,才能挣到钱,才能给蒙古人交税。同时,对于老百姓种地之事,蒙古人就看得很淡,因为游牧民族习惯吃肉喝奶,但不爱吃米饭。

    蒙古人心想作为被统治者,你就按照规定数额缴税就行了,不在乎你做什么行业,也不要求你倾家荡产的多交,因为蒙古人喜欢吃“老鞑子烤羊腿”,不爱吃白米饭。所以,当时的江南百姓日子过得还算行。

    这些“南人”中的“普通百姓”(富人阶层)拥有充分自由,其想种地就种地,不想种地的也可以做买卖。

    “元朝”的赋税制在不同时期有所调整,包括“地税”和“丁税”、“秋税”和“夏税”、“科差法”、“经理法”等。

    元朝的“地税”和“丁税”在其“前身”——“大蒙古国”时期,由“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幕僚们(汉化之契丹人耶律楚材)负责制定并规定:“每户科粟二石,后以军食不足,后增为四石。继定利征之法,令诸路验民户成丁之数,每丁岁科粟一石,驱丁(亦称驱口)五升,新户丁、驱各半,老幼不与。

    其间有耕种者,或验其牛具之数,或验春土地之等,丁税少而地税多者纳地税;地税少而丁税多者纳丁税。工匠、僧、道验地;官吏、商贾验丁。”

    《元史?食货志》记载:“地税,上田每亩三升,中田二升半,下田二升。水田每亩五升”。《元史?耶律楚材传》记载:“至元十七年(西元1280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规定,全科户每丁粟三石,驱丁粟一石,半科户每丁粟一石。”

    元初,江南只收“秋税”,至元朝改国号为“大元”后的“至元”十九年(西元1282年)二月,令江南税粮依宋贞例,输米三分之一,其余折输绵、绢等杂物。“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的“元贞”二年(西元1296年)始定江南征收“夏税”。

    “秋税”只令输粮,“夏税”则折收木绵布、绢、丝、绵等物,均视粮数为差,粮一石或输钞三贯(3000枚铜钱,相当于3两银子),或输二贯,或输一贯500文。

    “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在位第八年(西元1236年)始行“科差法”。其名曰“丝料”、“包银”。“丝料”即是每户出丝一斤,以供国用。五户出丝一斤,以供诸王功臣沐浴之资。各验其户籍上下等级而征收。

    “包银”,仅民科纳六两,半输银两,半折输颜色丝绢。以银纳税,从此开始。《元史?食货志》中说:“经界废而有经理。鲁之履亩,汉之核田,皆其制也。夫民之强者,田多而税少;弱者产去而税存。

    非经理无以去其害。然经理之制,苟有不善,则其害又将有甚焉者矣。”有元谓之“经理”者,在宋曰“经界”,在金(朝)曰“通检推排”。

    《元史?食货志》中载有章闾对经理法的评说:“经理大事,世祖已尝行之,但其间欺隐尚多,未能尽实,以熟田为荒地者有之,惧差而折户者有之,富民买贫民田,而仍欺旧名输税者有之。由是岁入不增,小民告病。”

    元代统治者们为了“税入无隐,差役亦均”的目的,采行“经理法”,但是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在元朝“延佑”二年(西元1315年),由“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下诏废止“经理法”。

    而且,“蒙元朝廷”治下的很多地方基本上都属于“自治”状态,因为蒙古人通常一年就来收一回税,也就是赶上秋高马肥之际收“秋税”,平时都在长城以北大漠草原上“跑马溜溜的草原,一朵溜溜的云哟……”

    也正是因为元朝统治者的宽松政策,才让张士诚、朱元璋、陈友谅等“草莽英雄”钻了空子并成了“大事”。因此,等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一切都变了。作为元朝“宽松政策”的受益者,朱元璋缺“朕济之以猛”!

    …………………………………………………………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愿《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与感悟!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欢迎阅读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