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明末辽东从军行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事一桩

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事一桩

    “你们啊......可真是的!”熊廷弼无奈的摇了摇头,只能上了马车。

    杨林对熊廷弼来到叆阳的消息进行了严密封锁,除了少数人知道外,对其他人没有透露一丝口风。为了消除外人对熊廷弼等人的疑惑,他的借口是人家要采买大批货物,所以自己陪着先走走看看。

    对于随行人员,杨林的意见是经略府的护卫不要都跟着,人多显眼容易被人起疑,而且一大帮人到哪去也不方便。所以他只让五名护卫跟随,再加上自己挑选的五名手下,正好凑够十人,不多不少正合适。

    李虎对杨林的意见坚决反对,嚷嚷着自己这些人的职责就是保护经略大人,不可能把大人的安危交给他人。更不可能让大人在陌生的地方离开自己这些人的保护。

    杨林也不示弱,说自己要带经略大人去的地方都涉及军事机密,关系到叆阳的安危。俗话说人心隔肚皮,谁能保证日后你们这些人中没有叛变投敌的家伙?如果他把今天看到的叆阳城防情况交代出去,那就等于把叆阳城献了出去。所以随行的人多了绝对不行。

    李虎和杨林各持己见,谁也不不让步。俩人吵得面红耳赤很不愉快。最后是熊廷弼发话说按杨林的话办,这才让双方停止了争吵。

    李虎无品无级之所以能和杨林争吵,依仗的是经略府护卫队长的身份,认为自己能和经略大人说上话,那个衙门口的官吏都得让着三分。

    孰不知熊廷弼能说按照杨林的安排办,就已经表明了立场。他却看不出火候,依然和人家争吵不休。这让熊廷弼更加坚定了将他换掉的决心。

    “大人,昨晚您就说对炕席里面围着的工地很好奇,那标下就先带你们去那边看看。”杨林对熊廷弼笑道。

    “好,你是东主我们是客人,到哪里去你安排就是。我就是看看你备战备的如何了。”熊廷弼说着抬头看看天,道:“咱们得抓紧时间,争取在天黑前把一切都看完。否则就耽误回沈阳的时间了。”

    “大人您放心,今天咱们一定都会看完。说实话,您是标下长这么大见到的最大的官。见到您就象见到我的父辈一样,感觉很亲切。真想让您在这多住几天,到时标下亲手给您做一道我们这里最有名的酱焖胖头鱼尝尝。可是谁也不知道那天建逆大军就来了,所以标下也不能强留您。”

    杨林说着将车夫换下来,一扬鞭子道:“大人,您坐稳了。咱们这就出发了。驾.......”

    熊廷弼听了杨林的话心里不免一阵发暖。他明明知道这小子在拍自己马屁,但感觉怎么就这么舒坦呢。这可比自己的儿子强多了。想到这里,他看了看手中杨林送给邢云衢的《辽兵训练操典》和《步阵刀牌攻防术图解》,不免发出一声长叹。

    杨林年纪轻轻能文能武,仅看这两本如何练兵的小册子就知道他有真才实学。这样的人如果好生培养,前途不可限量。可要是直接把他带到身边,反倒是起了揠苗助长的作用,莫不如让他再历练几年磨磨他骄狂的性子。

    杨林那里知道熊廷弼在想什么,他和坐在马车另一边的邢云衢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邢先生,本来我应该叫您邢举人的,但现在你们的身份不能暴露。所以还得叫您先生,您可别介意。”

    邢云衢笑笑道:“杨备御,你还是叫我邢先生听着舒服。要是真叫我邢举人,那一下子就把咱们之间的关系拉远了。”

    杨林也笑道:“那好,我还叫您邢先生。不过您也别一口一个‘杨备御’的叫着,听着都生份。我在家排行老四,您叫我四郎或是小林子都行,这是我乳名。”

    “那可不成,你怎么着也是一城备御,乱叫乳名让手下人听了成何体统?使不得、使不得!”邢云衢连连摆手道。

    杨林则道:“要不我就叫您井石兄吧,您叫我杨兄弟。只不过我大明以文为尊,让您叫我这武夫一声兄弟,可是委屈您了。”

    “这话说的,你我都是为国家做事何来委屈一说?你的提议甚好,就这么定了!”

    邢云衢笑道:“不过听杨兄弟你的口音,怎么不似一般山西人的口音那么重呢?”

    杨林回道:“实话讲,我算是辽东人氏。生在沈阳城,一直到七岁才随父母迁往山西。所以说话的口音虽然有山西的味儿,但是并不重。”

    “哦,原来如此。前几年求学,我去过山西那边的大同。那里可是产石炭(煤炭)啊。”邢云衢道。

    “是啊,产的石炭很耐烧,就是数量少。”俩人继续聊着,多是一些家庭背景和生活习俗什么的。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南城门。

    杨林陪着熊廷弼等人登上城墙,一片诺大的工地映入眼帘。只见城上城下到处是劳作的人群,由远及近扬尘漫天人声鼎沸。挖沟的、砌墙的、打夯的、和泥的、搬运的,真是一片繁忙景象。

    其中一处打夯的地方极为显眼,上百的民夫围在一起,每人攥着夯绳。在工头一声声的号子声中,极有节奏的将夯盘抻起来又重重落下。

    打夯的曲调是杨林照着后世电影《横空出世》教给众人的,所以那夯歌听起来令人热血沸腾、干劲十足。

    熊廷弼侧过头仔细倾听一阵,手指却不自主的跟着那充满力量的号子声抖动。他已被那激昂的曲调完全打动了。

    杨林向熊廷弼详细介绍了壕沟、护城河、箭楼、马面墙、羊马墙、平顶墙等城防工事的修筑情况,以及它们布置特点和作用等,足足讲了半个多时辰。

    尔后杨林又将熊廷弼等人领到城中马市、武库、粮库、廪仓等处,详细讲述了粮食和物资储备情况。接着又到城中备御公署、巡检司等衙门视察,然后又去匠作坊去看新制造的攻防武器。

    匠作坊位于城中行人较少的东北角。里面的工匠多是世袭的匠户,负责制造、维修兵器铠甲等差事。因为缺少经费,匠户们又属于践籍,所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制出来的东西产量不足。

    自从杨林来了之后,匠作坊的重要性立刻提升起来。工匠们的薪酬待遇也跟着翻了几番,另外还给米面油什么的。这让工匠们的积极性和热情也高涨起来,造出来的兵器铠甲质量高数量多。

    尤其是这段时间,匠作坊日夜不停打造着各种各样的守城器械。工匠领班向杨林诉苦说人手不够,结果杨林大手一挥,以每人每日二斤小米的价格从百姓中招了三百余人来,专门给工匠们打下手,这大大加快了匠作坊的工作效率。

    且说朝鲜使团转眼在叆阳待了两个月了,但是被汪善蛮横扣押的遭遇让他们吓破了胆。叆阳离镇江不过两三天的路程,他们死活就是不敢自己走。

    在此期间,使团主使金彦春与国内通了两次书信,得到的命令是即刻回国。但他着重描述了杨林的战绩,认为此人很有发展潜力,应该给与关注并搞好关系。这对朝鲜的将来一定会有好处。

    朝鲜王廷对金彦春的建议进行了讨论,认可了他的提议。命令他和通译李承允留在叆阳关注杨林的发展,尽量搞好关系,具体情况由他自己斟酌,如事不可为则立即返回。

    其他使团成员得到回国的命令,只能硬着头皮整理行装准备回国,今天正是启程的日子。

    杨林这边一直在陪同熊廷弼,听闻朝鲜使团要回国,便让王长水代替自己给他们送行。同时不论职务高低,送给他们每人一颗东珠和山参、一张貂皮、一斤鹿茸以及叆阳的一些土特产,算是临行前的礼物。虽然他对朝鲜王廷没好感,但是不能让这些人在背后叨咕大明的不是。

    这些礼物在杨林眼里不算什么,可在金彦春等人眼里却是厚礼。因为朝鲜国内交易不用金银,多是以物易物,这些礼物能换回不少其他的东西。

    在使团成员们衷心感谢之余,王长水就把郑昌珉的事情讲了,不过把找矿的事省略了。告诉他们回国后有时间就帮忙留意下这个人。因为这属于私人恩怨,如果能把这个人交给杨林是最好的,届时必有重谢。

    使团成员们一想这不过是小事一桩,也不算难办,便纷纷应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