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玄幻小说 - 玩明在线阅读 - 第172章 明镜是非(二十八)

第172章 明镜是非(二十八)

    ps:突然进不了作者后台,弄了半个小时才好,马上大更上。

    对方认不认输这一点对已经出手的官兵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他们看来:哪怕是放下了武器的敌人,那也还是敌人。他们更加紧记万磊的教训:在战场上,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和对战友的不负责任。

    所以,在敌人没有彻底地被制服之前,北平军的官兵是不会对敌人手下留情的。这不,以老和尚为首的劫狱队很快就被群殴得遍体鳞伤,要不是在场的万磊没有下格杀的命令,他们就不只是受伤这么简单,身上肯定是十几二十个血窟窿。

    对敌残忍不等于非要制敌死命,在北平军,一个俘虏比一个人头的赏钱更高,因为俘虏可能用来当奴工。所以只要有可能,北平军都会尽量生擒活捉。当然,如果敌人太过了难缠,北平军还是会痛下杀手的,毕竟赏钱可不比小命重要。

    混身是血的六个人很快就被制服,大刀手上前,一个个地把他们捆成粽子,战阵才撤去。同样被捆成粽子一般的刘绾见到师父和同门都是血溅沙场,即担心又自责,想过去看看他们的伤势,却无法动弹。

    敌人已经成擒,作为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北平军通常不会让俘虏轻易地死掉的,所以伤俘都会送到军医处去治疗,能治就尽量治好,治不好的就给对方一个痛快,这也算是人道主义精神之体现。

    当然了,战俘是一种罪人,在顺天府中可是没有他们的地位的,要想回复自由身,就要服够五年的劳役,这也算是劳动改造的一种方式。服役期内任劳任怨,不再犯任何过错,才有资格当一个居民,离公民待遇还差得很远。

    处理完劫狱一事,就已经是深夜了,万磊让张妍连夜提审这些犯人,至于劫匪在北平城内还有没有同党,如何捉捕这些余党等手尾工作,全部都是赵雪儿和张妍等人的实践工作,万磊只问结果不问过程。

    临近家门,万磊发现幽暗的灯光下有一人正站在门口等他回家,定睛一看,不是傅闱是谁?

    “哎,都说你身子刚好吹不得风。”万磊一跃下马,扶着妻子进屋去。赵全忠倒也识趣,马上拉上马从万磊的眼前消失。

    “听说城内又闹劫匪了,我担心你...”

    “没事儿,几个小毛贼而已,都不用我出手就收拾掉了。”万磊搓了搓手,他此去只是观战,当然是一根寒毛也没伤到。

    “不是担心你受伤,是担心你一气之下乱杀人。”傅闱低声道。

    “放心吧,我有分寸,该杀的人我会毫不留情,不该杀的我尽量不杀。”万磊可不是什么杀人狂魔,更不会见谁不顺眼就杀谁,只要不是你死我活,他是能放过就放过的,毕竟杀戮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带来更多的仇恨。

    见丈夫没有因为自己的事而变得没有理智,傅闱嫣然一笑,问道:“饿了吧,铁夫人让人给送了些鸡汤来,还热着。”

    “铁夫人真是有心,回头咱们真得亲自登门道谢。”万磊感慨道,这几天来妻子不能下厨,他就是靠铁夫人送的饭食来撑肚皮的。至于那几个小鬼头,也是饱一顿饥一顿的,惨啊。

    妻子身上刚刚好,下厨拿鸡汤这种事万磊义不容辞的。他来到厨房内,就见赵氏兄弟正在围着一个火炉打边炉,旁边还有一大盘不知道是什么肉,两小家伙的小日子过得还很滋润的嘛,旁边还空了几个位子,看来是给别人留的。

    “老大,您可算是回来了,新鲜的獐肉,给您捞一碗先尝尝?”赵全仁也不跟万磊客气,直接就开捞。而这些肉是他们今天和别人一起出去打猎弄回来的,自己的劳动成果。

    “不必了,你们吃你们的,我拿些鸡汤就走。哦,对了,给雪儿妹妹和张小姐留点,让她们解解馋。”几个家丁的私生活,万磊是很少过问的,只要不是打着他的名头干坏事,他平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明白,都给她们预留了。”赵全义说着,突然想起了什么,就从衣袖里拿出一块金黄色的石块递过来,道:“老大,这块石头是我在一个山谷发捡到的,我见它沉甸甸的,可能是什么好矿,就带回来了。”

    万磊接过这块石头看了看,就问道:“在哪里发现的?”

    “西南边,离保定府交界处不远,那里有很多这种石头,我说这不是铁矿,小义还不信,非要带一块回来。”赵全仁道。

    “这可能是黄铜矿,至于铜的含量,还要实验分析,不过从品相上看,应该有开采的价值,你们明天拿着它到我的专利局来,我给你们发个证书,如果证明有开采价值,再跟你们谈开采事宜。”万磊并没有见矿眼开,更不会抢小弟们的功劳,毕竟这是原则问题,如果这一次白占了赵氏兄弟的发现,以后谁还会热心找矿啊?这种涸泽而渔的事,万磊是不干的。

    “这个,不必要了吧,矿山就在那时,老大您自己去看看就行,我们只是瞎猫捡到死耗子,凑巧而已。”赵全义挠头笑道,他是很爱财,不过这种没来由的钱他拿了就觉得不踏实。

    “按劳取酬而已,以后我还指望你们多多捡到死耗子呢。”万磊拍了拍赵全义的肩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无可非议。明天上午十点,我在办公室等你们过来申报。”

    见万磊如此说,赵氏兄弟自然是喜不自胜,就差没跳起来了。而万磊也很高兴,因为找到了铜矿,他就多了一个生财之道。以后只要把铜开采出来,就能私铸成明朝制钱,用来冲击明朝的货币市场,用金融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来打击明朝的经济,这样更能解心头之恨。

    据铁铉的介绍和万磊自己的了解,从总体上说,明朝是一个重农抑商的小农社会,明太祖朱元璋是个乞丐出身,不懂啥叫经济规律,又特别讨厌商人,所以他就明文规定‘可以直接逮捕那些不事生产,专门从事末业’的商人。

    而在太祖爷眼里,职业商人是违法的职业,统统都该被抓起来。所以在将全国户口分为民、军、匠、灶等籍时,各职业户基本都分属其下,但纵观大明律,并无“商籍”之说,没有商籍自然也没有专门的商法。

    这就是明朝最有趣之处,很容易理解,给上户籍的别管良贱,都是合法职业,哪有给违法犯罪的职业――商人专门立一户的道理啊?由此可见,商人们的地位是何其低下,平时就是受到了官差衙役的敲诈勒索,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诉。

    为了不被小人们欺负,商人们纷纷寻找大靠山,玩起了官商勾结,这也是官场**的根源之一:商人们地位低,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巴结官府,贿赂官员。明朝官员的工资相对较低,官员们为了有钱置地买房纳小妾,自然就乐于充当商人的保护伞。

    这种官商勾结的双赢局面一经出现,社会财富都流向了高官大贾,受损的必然是小百姓和朝廷的利益。商人有高官罩着,朝廷自然也就没法从商人身上收到商税;而商人要给靠山们进贡真金白银,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商人们当然不会自己吃亏,他们一方面压低进货价格,另一方面提高货物的售价以获巨利;甚至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大挣黑心钱,到头来还是从事生产的小百姓吃亏。

    富商巨贾玩官商勾结挣了钱之后又买地当起大地主,以至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朝廷收不到商税,财政一旦吃紧,就只能变本加厉地盘剥老实巴交的农民,以至于农民怨声载道;百姓越劳越穷,纷纷破产变成流民,最后被逼造反。

    这种官商勾结的现象发展下去,就会变成一个社会毒瘤,而明朝不只是社会经济加户籍管理一团糟,税收也是一个硬伤。

    明代的税收可以分为三大类:田赋、盐税、杂色收入。其中田赋是最大头,约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五,盐税相当于田赋收入的百分之十,商税被归入杂色一项,所占比例远远低于百分之十五。

    由此可见,最贫苦的农民还是税负的主体,尽管明代的名义税率不高,但将各种行政性收费、劳役加起来,农民的实际税负还是很沉重的。如果金融层面上再出点问题,百姓就会面临破产的境地。

    占有少数社会资源的农民税赋重,占有大量社会财富的官商阶层没有税赋负担,如此可见,明朝的财政一塌糊涂。朝廷所收上来的税很少,但是百姓过得很苦,这就是典型的积贫积弱。

    而在明朝初年,白银并不是合法货币,明廷甚至禁用金银交易。明朝典章制度中有"钞法"、"钱法",却并没有"银法"。尽管朝廷有明确禁令,但白银在民间市场上的使用却并未停止,反而随着市场贸易的活跃而渐成大潮。

    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商人们在从事朝廷禁止的走私贸易中,所获得的暴利而迅速积累了无数白银。

    其中,贩铅所获得的白银量最为巨大。湖南、湖北一带,盛产白铅矿,当地售价每担白铅只有白银2两。走私商们将它们运到广东,卖给海上走私商,每担可得白银6两;海商又把它们运送到日本,每担白铅可炼取白银18两;提炼剩下的白铅,再运送回国,每担白铅还可以卖白银6两。这样一算,每走私贩运一担白铅,可以净赚白银18两,利润率最高达到300%!

    难怪海外走私贸易屡禁不止,这300%的利润,谁见了都会疯狂。海外走私贸易的屡禁不止,导致了白银的大量涌入,无钱可使的百姓们马上就认可和接受了这种保值的货币。

    慢慢地,白银这种货币渐渐地渗透到整个社会,社会各阶层对白银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如何解决这一严重的供求矛盾便成为当务之急。有需求,就有市场。

    倭国除了火山地震多之外,物资极度匮乏。不过,倭国还盛产白银,预计每年产量不下数百万两。一边有银缺物,一边有物缺银,这个时候,商人们的调节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每年总会有很多人从中原走私货物到倭国,换回白银。

    也就是因为走私屡禁不止,朝廷就越是下恨心实行海禁,不过越禁就是越是禁不止,而且越禁国内流通的银子就越多,朝廷发行的宝钞就越发贬值,这就是一个怪圈。这个怪圈的起始点还是那一条:朱元璋把商人违法化了!

    朱无璋想消灭商人,想把明朝变成一个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社会,却不知道什么叫社会规律,这个社会没有商人,那能行吗?谁来调济余缺?而朱元璋消灭商人这个想法就够可笑的了,更可笑的是他发行的宝钞。

    从明洪武七年起,因为铜短缺,明朝颁布“钞法”,开始印发纸钞。但是这种纸钞纸质很差,而且是只发不收,即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面上纸币泛滥成灾,发行的当年就开始通货膨胀,贬值极快,百姓可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用这种玩意儿。

    宝钞的失败,又带动了另一个暴利行业的发展,那就是私铸铜钱。铸钱用铜,每百斤铜料,销售后可得钱约16 000文,折合白银超过十五两,而百斤铜料的成本价只有白银十两,这样计算,利润率就高达150%以上;如果铸钱者心术再坏一点,铸造次质铜钱,那么获得的利润还会更高。

    如此暴利的行业,万磊当然想分一杯羹。他铸钱不是为了换银子,而是要换粮食换各种生活用品,毕竟他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者,钱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流通物,真正体现他是否富裕的不是看他有多少金银,而是看顺天府的生产力如何,社会竞争力如何。如果顺天府没有竞争力,囤积了再多的金银也不能当饭吃。

    现在机会来了,如果真能找到一个铜矿山,开出铜矿来私铸成铜钱,这生产成本肯定不会太高,江南出产的米一千个铜钱一石,他拿两千甚至五千去换,就不信换不来,只要渡过了时艰,以后就好办了。

    而且一旦大量私铸的铜钱涌入明朝,势必会引起货币的贬值。这样一来,本来就很穷苦的小民就越来越穷,越穷就越容易闹事。明朝那边越乱,就越是没法把触手伸到顺天府来,这才是损人利己之必杀招。

    “想什么呢?”傅闱见丈夫饭到嘴边却一直不动嘴,忍不住问道。

    “哦,没什么,只是我家闱儿太漂亮了,看呆了。”万磊回过神来,笑道。

    “油嘴滑舌,没个正经。”傅闱脸一红,骂道。

    万磊还想再说几句肉麻的话,却听到啪啪地拍门声,之后就传来赵雪儿喊声:“哥,出大事了,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