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在线阅读 - 第201章

第201章

    许烟杪很诚实地询问:“这就是传说中的骄兵悍将吗?”

    连沆笑了一下:“对,这就是骄兵悍将。”

    晚上庆功宴时,许烟杪就亲眼看到永昌侯有多飘了。

    永昌侯居然提前喝得醉醺醺,还直接骑马入殿。

    满座哗然。

    好几个官员站出来,直接弹劾永昌侯飞扬跋扈,不敬天子。

    老皇帝却是微笑:“永昌侯酒醉之行,不能当真。”又吩咐左右扶永昌侯入座。

    结果,永昌侯在座位上左看右看,突然站起来,往窦丞相座位前走去。窦丞相刚想打招呼,突然一个钵儿大的拳头就砸自己眼睛上了。

    “哎呦!”窦丞相捂住眼睛。

    上首,窦皇后脸上的笑容都僵了一下。老皇帝也愣住了。

    而永昌侯打完之后,理直气壮:“你有何本事!竟敢坐我前面!”

    老皇帝揉揉额头:“来人,给他醒酒!”

    锦衣卫要带永昌侯下去醒酒,永昌侯挣扎着不乐意,动静眼看着就要闹大,锦衣卫没办法,拿起旁边的茶壶往永昌侯额头上就是一烫——还好茶壶是温热,不至于烫伤人。

    “!!!”

    永昌侯一个激灵,眼神恢复了清明。

    “醒了吗?”他听到皇帝平和地问他。

    永昌侯连忙扑通一跪:“陛下!臣知罪!”

    老皇帝笑了笑:“既是庆功宴,便图个吉利,恕尔无罪。”

    永昌侯连忙行礼,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谢陛下开恩!”

    老皇帝道:“听闻你那八十义子个个都是攻城略地的好手,既是庆功,便也让他们进殿吧。”

    永昌侯大喜:“谢陛下!!!”

    这年头,义子一般和亲生儿子也没什么两样了。皇帝这么说,相当于是要提拔他们,怎么能让永昌侯不高兴。

    老皇帝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

    八十义子一个个都是个高体壮之辈,进殿后,殿中一下子就好似拥挤了起来。

    老皇帝微笑着一一让他们近前来,问了名字,看了相貌,全程都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永昌侯看着这一幕,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

    许烟杪连忙放下筷子,手忙脚乱拿出竹简,匆匆忙忙地记那些义子的名姓和相貌特征。

    连沆好奇,多嘴问了一句:“你在记什么?”

    许烟杪忙里抽闲地看他一眼,压着声音说:“这个不能说。”

    【我要怎么告诉你,老皇帝记住他们的姓名,其实是不打算重用他们呢?】

    连沆:“……”

    糟糕。

    完犊子了。

    可千万不能让陛下发现是我问的!

    连忙把头一低,假装在吃奶糕。

    另外一边,永昌侯脸上的笑容僵住,视线茫然地投向老皇帝。

    皇帝不愧是皇帝,被掀了底也依然稳如老狗,继续和颜悦色地询问与关怀那八十义子。

    许烟杪低头,一边履行侍中的职责,一边心里继续吐槽。

    【姜还是老的辣。】

    【老皇帝寝宫那面屏风上,估计要多八十个名字了。】

    众大臣竖起耳朵。

    屏风?什么屏风?

    老皇帝似笑非笑看着他们,也并没有阻止许烟杪的爆料。

    ——甚至八十义子那个,他早就料到有可能出现这种问题,几乎算是默许了。

    【连丞相都掉过这个坑啊,永昌侯现在掉坑也难怪。】

    窦丞相正揉着眼睛,听到这话,心头突地一跳,看向自己这位妹夫。

    【啧啧,刚开国,就把老伙计们聚在一起,言辞恳切说他们都是肱骨之臣,这个国家的建立离不开他们,一定要好好封赏。让他们把家里子孙亲戚的名字都写给他,到时候一个个重用。】

    【哄得这些大臣高高兴兴给了名字。老皇帝转头就把这些名字缝屏风上。】

    【嚯,后面吏部每次上交升官、赐官名单,老皇帝就拎着名单挨个对照,发现相同的名字,就找理由拒绝。】

    【有够狗的。】

    作者有话说:

    名单这操作是出自刘娥:

    宋真宗死后,新皇年幼,无力处理朝政,太后刘娥开始垂帘听政。

    真宗一下葬,刘娥便对众大臣真诚道谢,说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为表感谢,请各位把你们的子孙及亲戚的名字都写出来,我当例外推恩,大加封赏。

    众大臣一听,顿时两眼放光,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家纷纷跑回家,连夜查阅家谱,执笔书写,除了自己的儿子孙子,凡是带点边的亲戚都写上去,连好友的名字也不漏掉。

    大臣们争先恐后地将名单交上去后,耐心等待。刘娥收到名单后,命人将它们刻在垂帘旁的墙壁上,制成一张超大号的“选拔指南”,每有大臣要推荐谁当官,她都会先朝墙上看一眼,上面没有那个人的名字,她才会录用,如果有,坚决不用。

    慢慢地,大臣们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那些名单确实是刘娥的“选拔指南”,只不过,与大家想象中的完全相反。如此一来,平民百姓都有了做官的机会。

    有了这个“选拔指南”,朝廷提拔了许多能人志士,催生了许多名人才俊,迎来了宋朝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摘自《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