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玄幻小说 - 五千年来谁著史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强两弱

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强两弱

    “鞑子跑了?”

    郑芝龙举着千里镜也看不太亲切,前方战场漫天黄尘遮蔽了他的视线,不过听到清军逃退,还是叫他喜笑颜开。

    因为这派人前来通禀的正是郑森。

    “国公放心,世子爷安然无恙!”

    来人的通禀叫郑芝龙大松一口气,郑森无恙就好。“好,好。这一阵世子披坚执锐,亲受矢石,实在辛苦。”

    “责令世子就地整合兵马,清点伤亡,收敛将士遗体。至于追剿鞑虏事宜,就教给甘辉吧。”

    这追击也就是尽人事的事儿。鞑子主力是真鞑马军,一个个跑得飞快,追也顶多追上落后的绿旗兵,还要提防着鞑子杀个回马枪。

    对郑芝龙而言,这一战实际上已经结束了。接下的追剿成果,乃至是鞑子留下的粮草物资枪炮等等,他通通不关心。

    两万郑军野战大败四万清军,内中更有两万余马甲兵真鞑,一场硬碰硬的正面厮杀以郑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这一事实就是郑芝龙最大的收获。

    只要这一战传扬出去,满清奔涌如海潮一样上扬的气运、声势都将戛然而止。而等到第二场败仗、第三场败仗陆续的传出,满清气焰就会被一次次涅灭,直到把鞑子从天下绝强的霸主地位上再度拉下来。

    郑芝龙自负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灭亡满清的大业是完不成了。但他却能给满清一重创,给郑森和郑家赢得更长久的时间。

    大军赢得了兖州一战后,郑芝龙立刻叫甘辉领步骑上万人,南下继续追击。

    阿济格带领的八旗鞑子是很难逃,然而他们刚刚从明军手中夺取的地盘却不能也跟着逃走。大军兵锋直捣徐州而去。

    满清与朱明的协议,淮河以北区域是全割给了鞑子。徐州、归德就不说了,淮安府的北部和凤阳府的北部全成了鞑子的地盘。亳州、宿州、颍州、邳州、海州,光是州城就有五座。

    但是兖州在郑军的手中,郑军从鲁西南出兵,兵锋直接就可以威胁到鞑子在淮上的全部地盘。

    阿济格回师路上杀入兖州,那一是配合多尔衮的整体战略,夺回鲁西的三府,把郑芝龙赶回登莱去。二也就是要解决淮北清军的后路之忧。

    可他万没有想到,自己没吃到羊肉反惹了一身骚。兖州没能打下,反而叫郑军杀入了徐州。

    徐州地理位置关键,若是这里一破,清军在淮北五州之地就只剩下豫东南还有陆路与之相连通,恐怕海州、邳州、宿州先就要易帜归明了。

    跟着郑家厮混,三州的士绅官僚们肯定是不愿意的,满清又指望不上,到时看跟定是回归大明。

    阿济格很清楚徐州的重要性,但他却不可能带着手中的马甲兵守徐州。

    直叫张家兄弟收拾残兵死守徐州,自己带着人马迅速奔去了归德。

    兖州一战他部损失可不小,绿旗兵就不说了,八旗马军折损了三四千人,内里满洲军就不下两千人,可是把阿济格心疼坏了。

    他们满八旗拢共才多少人啊?

    虽然知道这连连后撤很伤士气和威风,但郑军的火枪兵太犀利了,从兖州逃入徐州的路上,清军不是没有反击的机会,但阿济格反而下不定决心了。

    这个时候他才真正体会了一把当初图尔格、阿巴泰他们的心理。

    不顾一切的强攻猛打不是没有得手的可能,但损失真的会大到八旗难以承受的地步。

    当这个选择来到阿济格的面前时候,他也一样无法下定决心。而下不定决心的后果就是阿济格只能带领着八旗真鞑不断的战略转进。

    郑军于是就很轻易的拿下了徐州,张氏兄弟以及胡尚友落荒而逃,韩尚良最倒霉,被抓后连连乞降,却又怎么可能活命?领兵南下的袁时中连去请示都不用就一刀砍杀了。

    而随着徐州之战结束,随着邳州、海州和宿州三地纷纷扯下了大清的龙旗,换上了大明的日月旗,郑军与满清鞑子在兖州的那场对决也彻底的传遍天下了。

    世人都知道阿济格手里的八旗马军先前对明军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战果,可以说,从燕京城外到淮河岸畔,几千里路途,偌大的地盘,七八成都是他们打下来的。

    这是满清真正的主力,战斗力着实惊人,十几二十万明军在他们的冲击下败得稀里哗啦的。以至于燕京城内已经有那无耻文人把这一战与楚汉相争时候的荥阳之战做对比了。

    阿济格的大名真的是威震天下,不管是在高层还是在民间,他的威望都达到了人生巅峰。

    就是满清大兵满万不可敌的‘神话’都也得到了更一步的证实,让满清的威势直线拔高!

    可就是如此的一支无敌雄狮,在兖州却跟郑军人数还要偏少的步军打的满头是包,消息传出时候不少人都连呼不可能!

    那郑芝龙军枪炮犀利不假,守在城堡里十倍之军都难轻下,也是不假。

    但郑军再枪炮犀利也是步军啊,平原野战,竟然能击败那么威武的八旗铁骑,这怎么可能?

    可是,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海州、邳州和宿州三州的士绅官僚组团来金陵请命,就已然应证了这一点。徐州城头飘扬的郑军旗号也在应证了这一点。

    一时间八旗大败——两万多八旗马军被一万来郑军平地击败的消息风传南北。

    在三月初的江南,在三月初的江北,这就是最最火爆的消息,被无数官民诉说着。它就像迅风一样,吹遍了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无孔而不入。

    无数人都希望自己的“钻研”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收益,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一场以身家性命为赌注的大博弈。

    而整个江南,更是有很多人都讨论起了该不该收纳淮北三州的的话题。

    赞同派就不需要多说了,反对派的理由也很站得住脚。三州都是大明割让出去的领地,现在之所以急着回归大明,原因何在,一目了然。

    金陵朝廷纳了这三州是很简单,但会不会因此而叫他们与郑氏交恶呢?

    这可是郑芝龙亲自出阵,郑家的世子爷披坚执锐、亲受矢石才拿下的地盘啊。

    现在这三州的士绅官僚愿意归明,而不愿顺郑,这与当年战国晚期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的上党之争何其相似?

    燕京城内的多尔衮在三月初四的时候就接到了阿济格自归德火速传到的急报,接着就是满清江淮巡抚孙之獬的六百里加急。

    ——兖州之战清军大败。

    孙之獬是因为豪格的支持才坐上了江淮巡抚的位置,但他运气真太背了。

    登莱任上登莱丢,江淮任上江淮完。

    本来一府五州之地的江淮,眼睁睁的就只剩下两个州了。

    可与区区一个孙之獬的笑名相比,这一消息对整个满清的震撼才是更大。

    真真切切的一颗大炸弹令整个燕京城一片寂然,比晴天一声霹雳还要让人震撼,一二十万八旗家眷一片失声,正值壮年的多尔衮头上都白了几根发。

    “阿济格,阿济格。看他做的好事。我大清威名毁于一旦,毁于一旦。”睿亲王府里,多尔衮气的捶胸顿足,两万多大清铁骑平地里还打不过不到两万人的郑军,那满万不可敌还有什么脸提?“阿济格他该死!他该死!”

    这话都道出来了,可见多尔衮有多气。

    但再多的怒气也挽不回丢掉的局面了。兖州之败,大清节节攀升的势头戛然而止,如果说之前的大清已经明确的力压明军一头,那么现在的满清就只能与大明平起平坐。

    而还没有正式立旗的郑家,地位和影响力本来是要低于大明和大清的郑家,现在却陡然一跃,成为了跟明清并肩的第三强,反而压过了老资格的李顺、大西两家。

    多尔衮想到这点,气的就肝疼。

    面对着手下文武大员,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态。

    那先前阿济格只凭着三万铁骑就掀翻了大明北伐军的时候,他有多么高兴,现在的他就有多么失望。

    而且有消息显示,郑家闽地杀来的援军,根本就没在登莱上岸,而是在莱州湾里溜达一圈后,人马直逼津门来了!

    如果阿济格没有大败,多尔衮面对这个消息时候还能有底气显示镇定,可现在他……,真就要考虑是不是抽调山陕的八旗步甲回援了。

    时间流逝的飞快。

    阿济格带兵进入归德,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开封,与已经打齐鲁后撤的祖泽润会师。郑军主力也撤回了滋阳,然而大军改驻济宁州,祖泽润自然要退兵了。

    豪格接到阿济格的败讯后也利索的从德州城下选择了后退。

    多尔衮发起的对齐鲁的三路围攻,至此彻底瓦解。

    清廷的目光死死的盯着济宁州,他们甚至都没精力再去顾及金陵了。只在关中依旧顽抗的李自成军,和津门的郑军,那就叫他们恨不得能生出三只眼了。

    郑芝龙在济宁州汇集漕船,那淮安府的明军已经进入了邳州和海州,自然不会在漕船问题上做手脚,所以他顺利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还有大批的船工。

    再说了,郑芝龙也不是不给钱?

    很快济宁州下,连人带船就已经汇集了数百艘之多。他这是想干嘛呢?

    这不得不叫清廷升起猜测之心,也不得不叫开封的阿济格感到蛋疼。

    三月里了,大地回春,冰雪彻底消融,大运河已经畅通。郑芝龙接下来只要靠着运河行兵,可不就能剩下好大的力气了么。

    “禀摄政王,郑贼的兵船过百艘,现已经到津门了。”

    睿亲王府里,范永斗弯腰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