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其他小说 - 朕在线阅读 - 209【农学爱好者和旅行家】

209【农学爱好者和旅行家】

    徐霞客此次来江西,还有母亲的遗命需要完成。

    永乐年间,张宗琏被贬为常州同知。因其清正廉洁、救护黎民,在任上病死之时,当地数千百姓素衣送葬,还募集资金为他修筑“张侯祠”。

    两百年过去,香火不断,仍记恩情。

    徐霞客母亲的七十八岁寿诞,本来是要做寿的,但全部捐赠出去,用于重修坍塌的张侯祠。修缮完毕,母亲又叮嘱徐霞客,今后要去寻访张宗琏的后人,将张宗琏的遗像、遗物和墨宝供奉起来。

    历史上,他直接找到自己的族亲,也就是吉安知府徐复生帮忙,很快就获知张宗琏后人的消息。

    但现在嘛,徐复生早就死了,而且是赵瀚诈城时亲手捅死的!

    徐霞客在青原寺转了一圈,感觉赵瀚并非什么恶贼。至于徐复生的大仇,他也懒得去追究,反正他跟徐复生的关系也不怎么亲近。

    “江阴徐弘祖,求见赵先生。”徐霞客来到总兵府,毫无心理负担的请求拜见。

    突然,又来一个士子,还带着两个家仆:“德安陈希颂,特来进献,书中有载水转大纺车之谱图!”

    侍卫连忙说:“陈先生请进。”又对徐霞客说,“徐先生请稍等,我须先去通报。”

    赵瀚早有吩咐,献水转大纺车之人,可以直接领进总兵府。

    陈希颂被带进会客厅,不多时,便见一青年走来。

    或者说,更似少年。

    赵瀚拱手笑道:“鄙人赵言,幸会!”

    “赵……赵先生?”陈希颂颇为惊讶,连忙作揖道,“拜见赵先生。”

    “请坐,”赵瀚笑问道,“先生从德安而来?”

    陈希颂回答说:“正是,晚生出自义门陈氏,自唐代便一直定居德安。”

    赵瀚真不知道什么义门陈氏,只礼节性的赞叹道:“竟是名门望族子弟,有失远迎。”

    北宋之时,义门陈氏壮大到令朝廷忌惮,文彦博、包拯等人都建议强行分家。

    最后咋分的?

    朝廷派遣专门官员进行监督,把义门陈氏遍及数省的产业,先分为291份,把陈氏子弟也打散成291股。然后,陈氏在江西的产业,另外再分为47份。

    义门陈氏分家,总计被分为338家!

    可惜赵瀚闻所未闻,只一番寒暄,就直接问道:“先生会造水转大纺车?”

    陈希颂让家仆打开箱子,捧出厚厚一沓古籍说:“此为,有记载水转大纺车,而且图文并茂,一看便知其理。”

    属于元代著作,在铅山隔壁的永丰县定稿,包含农桑通诀5集、谷谱11集、农器图谱20籍。几百年后已经寻不到原本,只在中找到部分内容,整理改编为22卷。

    徐光启的,很多内容都有参考,部分内容甚至直接照搬。

    此时此刻,只有遗稿,还没被陈子龙整理修改出来。

    因此,赵瀚眼前的,是现存的唯一兼顾北方旱田、江南水田的农业书籍!

    “赵先生且看。”陈希颂拿出其中一集。

    果然图文并茂,赵瀚一看便知其原理,由转锭、加拈、水轮和传动装置四个部分组成,只不过细节还得让工匠来搞定。

    水转大纺车,其实就是水力纺纱机,但只能纺苎麻、蚕丝等长纤维,想要纺短纤维的棉花必须进行改进。

    赵瀚继续翻看其他内容,这本书仅农具就有20集,水利纺纱机也被归类为农具。

    这些“农具”,包含杠杆、轮轴等简单机械,也有齿轮、曲柄、绳轮、连杆等传动和变速机件。

    赵瀚随手翻开一篇,顿时皱眉道:“如此利器,怎不见江西农民使用?”

    陈希颂探过脑袋一看,解释说:“此为秧马,虽然便利,但有可能压坏秧苗。而今江西水田,多为佃户耕种,一人也佃不了几分田,秧马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秧马类似两边翘起的小船,农民可以骑着走,插秧之时,按下前端不用弯腰。

    而且,还可以把秧苗放入舟中,随时取用,又省力又省事。

    赵瀚决定把自己的一百亩地,改为专门的试验田,设“劝农所”来恢复、改进、研发农具。同时研究种植技术,研究农作物的优选和改良。

    比如这种秧马,就可以让官吏重新推广开来。

    赵瀚把放回箱子,和颜悦色道:“君亦知农事乎?”

    陈希颂回答说:“略知。晚生有一庄园,喜稼穑之事,闲时亦手植禾苗,招揽工匠做些农具。前些天,看到赵先生的告示,晚生便连忙赶来献上。”

    此人的老家德安县,距离南昌府城并不远,明显是来提前做投资的,千年大族非常善于观测风向。

    赵瀚问道:“吾欲置劝农所,君可愿做劝农所主事?”

    “不敢请耳,固所愿也。”陈希颂高兴道。

    赵瀚叮嘱一番,说出自己的要求,便派人暂时将陈希颂安置下来。

    有了的图样,水力纺纱机很快就能制成,因为他已找到会制作水力磨坊的工匠。

    水利磨坊在明代并不罕见,但往往掌握在权贵和豪族手里。

    比如历代德王,便霸占了济南城的磨坊。官府在济南护城河建起水闸,以水位落差来推动磨坊做功,德王甚至将整座水闸都霸占,还不准百姓利用水闸来灌溉农田。

    赵瀚招来秘书费瑜,吩咐道:“交给书坊雕版刻印,先印三百套,分发给各级官员学习。印书完毕,雕版保留起来,今后还有用处。”

    费瑜领命离去,即刻办事去了。

    这种肯定要长期多次印刷的书籍,还是使用雕版更好些,更何况还有大量农具插图。

    直到此时,徐霞客终于被领进来。

    初见赵瀚的反应,徐霞客也差不多,没料到庐陵赵贼如此年轻。他很快就抱拳说:“在下江阴徐弘祖,遍访名山大川以记之。先母遗命,令在下寻访永乐朝清廉之臣张公宗琏的后人,寻张公遗物供奉于江阴张侯祠。”

    徐霞客?

    跟课本上的画像长得不一样啊。

    赵瀚笑道:“徐先生是让我帮忙找人?”

    徐霞客回答说:“在下只知张公籍贯吉水,还请赵先生相助。”

    “可以,你把此人的姓名、官职写下来,”赵瀚转开话题,颇为好奇道,“徐先生准备去何方游历?”

    徐霞客回答说:“先在江西,再去湘南,再去广西、贵州。”

    赵瀚只能表示佩服,这兵荒马乱的,遍地都是匪寇,没被歹人弄死算徐霞客运气好。

    这位老兄,曾连续八天睡山洞,一路采集野果野菜生吃。也曾被贼寇抢劫,在异地找到旧友,抵押房产才弄来银子。

    最后双腿皆废,也不知是生病,还是被蛇虫咬伤。家仆趁机卷走财货跑路,幸好获得当地土司帮助,派人护送其回家,归家不到一年就病死了。

    赵瀚唤来一个侍卫,拿出绑腿说:“此物缠在腿上,登山赶路不会酸痛,还能防御蛇虫叮咬,我全军将士打仗都用这种绑腿。”

    “多谢好意,”徐霞客指着自己的腿说,“在下一直绑腿登山,此物确实好用。”

    徐霞客游雁荡山迷路,四面皆为峭壁,他和仆人就是解下绑腿做绳子才脱险的。

    赵瀚提醒道:“湘南与江西交界多匪寇,一定要小心。”

    “在下谨记。”徐霞客觉得这个反贼很不错,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反贼。

    赵瀚突然笑着说:“徐先生游访大山名川,可多记述些当地的矿产。铜铁金银锡,还有那硝石、硫磺、石碳之类,皆可强国富民,此遗惠后人之举也。”

    徐霞客仔细思考一番:“此亦可行。”

    赵瀚觉得该资助资助,让人取来五两银子:“我的钱也不多,徐先生且拿去用。”

    一个占据数府的反贼,居然说自己的钱不多。

    徐霞客见赵瀚不似作伪,顿时肃然起敬:“多谢!”

    两人又聊起各种见闻,徐霞客前后十五次远游,足迹遍及全国各地,许多风土人情对赵瀚非常有用。

    聊了足足一个时辰,徐霞客离开总兵府。

    未来将卷走全部财货的家仆问:“老爷,这赵贼倒是不害人。”

    徐霞客叹息道:“唉,何止不害人。我走南闯北,这些年所见所闻,唯有赵言治下最为安定。假以时日,赵言必得天下,这是肯定错不了的。”

    家仆惊讶道:“老爷何出此言?大明江山要亡吗?”

    “你自是不知,多去北方看看就知道了。”徐霞客懒得解释,以前跟随他远游的家仆病死了,如今这个家仆是重新挑选的。

    本来选了两个,另一个家仆半路跑了,不愿跟着徐霞客送死。

    回到客栈,徐霞客立即写日记,对赵瀚推崇备至。

    当然,只涉及人品与德政,他不敢在文字当中说反贼必夺天下。

    张宗琏的后代很快找到,日子过得还行,虽然被分走大量田产,但好歹还保留着店铺生意。

    张家人悄悄说赵瀚坏话,徐霞客也不便多言,只是想到自己家里的情况。

    唉,儿孙自有儿孙福吧,管他今后分不分田呢。

    赵瀚这边,忙着修路、印农书、制大水车、发展农会、研发农具和农业技术,各级官员都全速运转起来。

    而大明朝廷,正在讨论如何对付庐陵赵贼。

    朱燮元,肯定要被下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