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耽美小说 -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在线阅读 - 196最新更新

196最新更新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清源跟沈照知两位老爷子那天既感慨又推崇的几句话,芽儿的那座五进大院,在杜皓宇兄弟几个人的眼里,顿时由第一眼的破院子,变成了凝结了历史的沧桑和痕迹的老古董。

    听着叮叮当当的施工声,看着那些老师傅小心翼翼的对着柱子又是擦又是刻的,兄弟几个人是既眼馋又眼热。关键是,宝贝妹妹这么孝顺,他们这些当哥哥的也不能示弱不是。

    杜皓宇兄弟八个一商量,得,他们八个正好是四家人,每家都是兄弟俩,干脆再凑一份钱,给自家爹娘单独买上一进小院,再来上一间店面。

    不是说他们不想跟爹娘一块住,关键是他们发现老人更需要一种安全感。那天房主金老爷子的嘘唏感慨,兄弟几个都看在眼里。虽然他们有信心绝对不会是那种不孝子孙,但是有备无患,房子记在爹娘名下,爹娘住的也踏实。至于店面,爹娘他们要是还想接着做点小生意,那就做。要真想养老,那也好说,店面每个月的租金就足够爹娘他们生活的。

    更何况,兄弟几个人细细琢磨了一番妹妹左一进右一进的买,简直是把院子当饭吃的行为。早非吴下阿蒙的兄弟几人,琢磨明白之后不由眼冒精光。自家宝贝妹妹不亏是他们家的小财神,连眼光也比别人看的远。

    不过,他们兄弟几个没有芽儿那么财大气粗。一来,除了郭小海,他们所占的股份并不多;二来,这两年的分红他们陆陆续续又了投进;三来,他们还要预留一些钱,随时支援宝贝妹妹。让老爷子们感慨不已的大院子简直就是个无底洞,这买院子的钱,跟修院子的钱一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所以,他们在给自家爹娘买好一座小院、一间店面之后,兄弟几个都收了手。

    杜皓宇兄弟几人马不停蹄的张罗着,几位老爷子也没闲着。每逢到休息日,李清源跟沈照知这两位就拉着半退休的翟明山,三个老头背着手,整天去废品站和有兴起趋势的古玩街溜达。

    古色古香的大宅院里,当然要配上古趣淡雅、质朴明快的实木老家具才顺眼。不过,可惜的是这年头朴实素雅的老家具难寻,只能去废品站、古玩街碰碰运气,运气好了说不定能捡个漏。有些老家具虽然缺胳膊少腿的,但都是用黄花梨木、紫檀木之类的好木材由老木匠纯手工制作,那一镶一嵌,一雕一刻,无不是艺术的结晶。

    至于两位老爷子为什么拉上大老粗的翟明山,李清源表示,翟老头要想住进孙女的大院子,怎么也得出点力吧。于是,翟明山的勤务兵就成了三个老头的搬运工。一个精干英气的大小伙子跟在三个糟老头后面,手里提溜着大件小件的破烂,恨不得把头埋到地里去,太丢人了。

    三个老头,隔三差五的往大院里倒腾破烂。王奶奶跟翟奶奶,这俩老太太也有自己的乐子。这不是过两个月就要过年了吗,该给清河湾那边准备年礼了。不说他们常年不断的吃着从清河湾寄过来的山货,就说他们霸占了人家的贴心小棉袄,他们也该有点表示。

    老老少少的都在忙活,芽儿更忙。除了上课,跟那几位中医界的老泰斗偷师,给韩家老爷子他们出诊外,还要张罗大院这边的进度。

    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的芽儿,彻底的认识到装修是个繁琐的脑力活计,大宅院不是好住的,大话更不是随便就能说的。自己要想把那座大宅院恢复成原来的样子,简直是难上登天。一来,那些老手艺已经渐渐失传,老师傅奇缺。二来,砖瓦木石这些原材料,更是难寻。

    虽然有李力这个代言人全权负责,几个哥哥也经常过去监工,三个老爷子更是没事就去大院那边溜达,但芽儿还是忙得□乏术,谁让她才是真正的东家呢。

    “李大哥,你先跟师傅们说说,让他们把取暖、管道和卫生设施先收拾好。至于需要的木料跟石料,我再来想办法。”芽儿头大的忍不住蹙眉。现在,在城市里木材跟石料属于紧缺物品,拿钱也很难买的到。

    “小嫂子,要不咱们别这么精益求精,让师傅们想想别的办法?”李力说的有点底气不足,真要是换上别的材料,反倒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了。

    “没事!李大哥,我能找到门路!不过,这事就麻烦你替我保密了!”芽儿也不想弄个四不像出来。虽然有点引人怀疑,但是不用白不用。而且,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做家具需要的木料也都准备好。

    这些天,李力算是彻底的见识到芽儿的能力了,就没有她不懂的。这会见小嫂子说的肯定,他答应的也痛快,“那行!我回去就跟师傅们说说!”由于最近母亲身体大好,少了牵挂的李力最近干的很是起劲,更从其中发掘出无限商机。

    不过,虽然少了牵挂,但大孝子的李力,仍不太放心母亲一个人吃饭。芽儿知道他的顾虑,也不留饭。这边刚送走李力,王奶奶已经满脸心疼的把晚饭端了上来。

    “芽儿,别把自己逼的那么紧!咱们现在又不是没有院子住,慢慢来!别听你李爷爷说什么原汁原味的。我要说,只要住着温馨舒适就行。搁在以前,能有片瓦遮身,已经是件幸事了!”王雅芝不停的给芽儿夹菜,这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不行。

    被老伴点名批评的李清源,也出声劝道:“芽儿,爷爷只是可惜院子被毁的太厉害!可没有说过非要修成原汁原味,你奶奶冤枉我!”

    芽儿看看满脸疼惜的奶奶跟故作幽怨的老爷子,笑道:“爷爷、奶奶,您们就等着住进去当老太爷,老太太吧。其余的事情,我能搞定!也不看看我是谁家的孩子,您们说对不对?”

    王雅芝好笑的看了眼眉目如画,却故意皱起小鼻子的乖孙女,笑道,“好,我们就等着了!真是的,李清源,你也不看看芽儿是谁家的孩子!”

    见芽儿说的肯定,老两口只能暂时松口气。不过,吃过晚饭,还是递给了芽儿两张存折。

    “喏!芽儿,拿着!那大院子可是个无底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再厉害,还能凭空变出东西来不成。”李清源把存折往芽儿这边推了推。

    王雅芝指了指其中一张,补充道:“这一张是皓宇他们给你的。怕你跟他们亲兄妹明算账,就放到我们这里了。”

    芽儿无奈的看着两位面露关切的老人,想了想,把哥哥们的那张收了起来,把老两口的那张又推给他们,“爷爷、奶奶,您们还是留着给我攒嫁妆吧!您们忘了,哥哥他们都叫我小富婆,咱不差钱。”芽儿说的那叫一个豪气,表情动作明晃晃的就是一个暴发户!

    “行了!让你收着就收着!你爷爷我还没有年老昏花,算数也不差,这帐还是能算过来的。不说那几进院子,只这一座大院,就能把你的小金库花的差不多了吧。”李清源有点不高兴了,认为孙女是在跟他们外道。

    芽儿见老爷子面露不郁,最后趴到老两口耳朵边,嘀嘀咕咕了一阵子。

    随着芽儿的话,老两口脸上的表情时而惊讶,时而嘘唏,最后忍不住再确认一次,“芽儿,你说的是真的?”

    “爷爷、奶奶,我还能骗您们不成!不过,这事需要保密,我没有告诉您们罢了。您们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我钱包鼓着呢。”

    老两口也知道孙女从来不说大话,这下终于把心彻底放到肚子里去了,“我们家芽儿真是越来越厉害了,足不出户就能日进斗金。这小财神当的,都快点石成金了。”

    李清源说完,看看笑颜如花、毫不谦虚的芽儿,提醒道:“这事还有谁知道?”

    “除了国外的翟家大姑跟大姑家的表哥外,也就翟爷爷和翟奶奶,还有跟您们知道了!我怕给翟爷爷他们带来麻烦,没有告诉他们详细情况!”

    “那就好!你翟爷爷他位高权重,家大势大,盯着的人多,这事确实不应该让他知道太多。不过,他那个大老粗就会带兵训兵,你给他讲他也不一定能明白。”李清源一边感慨孙女心细,一边还不忘再贬一下子翟明山。

    王奶奶到底心细,听到这,有点好奇的问道:“芽儿,你怎么对美国的经济形势那么了解?你这丫头,不是整天的捧着一本本泛黄的医书看吗?什么时候研究起国外的经济形势来了?”

    “呃!”被奶奶这么一问,芽儿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合理的借口呢。最后只能含糊道:“我们学校的董教授讲过几次,当时我觉得有趣,就让翟家大姑帮我留意了一下。”

    王奶奶本来只是随口一问,见孙女说的含糊,也不在意。罢了,这孩子的小秘密多着呢。

    不过,李清源老两口虽然都是喝过洋墨水的人,思想也很开通,但对股票仍保留怀疑态度,“你对这个感兴趣可以,但不能沉迷到其中去。凡事还是要脚踏实地,股票向来是瞬息万变的,炒股就好比赌博,千万千万不要被它束缚住。不过,挣外国人的钱,值得表扬!”

    芽儿对老两口最后那一句不伦不类的表扬,报以哭笑不得的表情。不过,老两口不准根究底倒是让芽儿偷偷长呼一口气。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上一辈的杜萱瑾还没有出生,芽儿再好学也不可能对美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了如指掌。不过,事有凑巧,芽儿偶然在空间的角落里发现早被忘到脑后的上辈子的电脑。试了试,电脑依旧好用的很。

    不过,存在电脑里面的各种各类的资料虽然庞杂繁琐,但是,现在那些资料用处都不太大。里面唯一有价值的就是,上一世的杜萱瑾去世之前最后翻译的那些资料。关于这一点,芽儿记得很清楚,恰好是七八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形势。为了翻译的更加精确,芽儿没少翻找资料。

    翟家大姑一直跟外交官的丈夫住在美国,儿子也在美国读经济专业,芽儿就把主意打到这位从未谋面的哥哥身上。虽然这个年代是遍地黄金的年代,但是,要论起挣钱的效率来,当然还是炒股来的更快。更何况,就像老两口刚才说的,从外国人那里拿钱,自己能拿的毫不手软。

    既然有了重生的机遇,又有了随身空间这样的作弊器,芽儿想尽自己的努力,为更多的人们做一些事情。这第一桶金,芽儿还在努力的挖掘着。

    芽儿这边忙的热火朝天,清河湾,杜爷爷又收到每周一封的来信,这嘴巴笑的合都合不拢。前两天,杜妈也把闺女跟店里的衣服,一起从京城托运过来的大包小包都送回清河湾。老人们的都是又暖又轻的羽绒服,杜爹他们都是半长的呢料大衣。人人都有,爷爷奶奶的,外公外婆的,二婶家的爷爷奶奶的,连翟耀辉他们曾搭伙的王老头夫妻俩也没有落下。

    这天,刚吃过早饭,杜爷爷也不嫌热,换上又轻又软的羽绒服,一只手提溜了两只老母鸡,一手夹着两件羽绒服,往王老头家里走。这两年,王老头老两口的年纪更大了,虽然照顾自己还不成问题,但是想给自己从地里再刨几口粮食吃,实在是刨不动了。也幸亏乡亲们都厚道朴实,都没少帮衬这老两口。杜家帮的最多,杜爷爷隔三差五的就送几斤鸡蛋,两斤油什么的。

    翟耀辉跟冯凯两个,跟这老两口搭了几年伙,所以前几年都会给这老两口邮寄一些钱过来。不过,都让老两口退回去了。他们有乡亲们帮衬,不缺吃不缺穿的,不能拿孩子们的钱。

    两个人无奈,只能拜托杜家多多照顾一些。

    杜家跟王老头家,一个村尾,一个村头,要穿过整个村子。

    杜爷爷这一路碰到不少猫冬,正在外面晒太阳的乡亲。有人看见日子越过越滋润的杜老头,这会满面红光,纷纷打趣:“杜大叔,您穿的什么衣服?看把您给热的,头顶都冒热气啦!”

    “啥衣服?这俺不懂!听俺家芽儿信上说,这衣服是用鸭子绒做成的,叫什么羽绒服的!”杜爷爷虽然被杜奶奶叮嘱再三,还是忍不住显摆显摆。

    说着,把拴着腿的两只老母鸡往地上一放,腾出手来把拉链一拉,露出里面身上唯一穿着的一件细棉布大褂,“我跟你们说,别看这衣服轻便,可是暖和的很。你们看见没,俺里面就穿了一件大褂,就热的满头汗!”

    “哎呦!杜大叔,您老可真有福气,你们家小芽儿真孝顺!大家伙想想,那些鸭子大冬天的还能下水呢,穿上用鸭子毛做的衣服,能不暖和!”有人嘴巴快,开始拍杜爷爷的马屁。

    谁知道杜爷爷一点都不谦虚,摸摸刺拉拉的脑门,笑的那个大声,“那是!别的我不敢夸,就孝顺这一点,谁都比不上俺家孙女。”

    乡亲们一想那个精灵古怪又爱笑的小丫头,觉得杜老头这话说的不差。不过,虽然是实话,但还是有人心里太酸,故意劝道:“杜大叔,可惜芽儿是个女孩子。等晚两年,您又乖又孝顺的孙女就要便宜外人喽。您啊,还是趁这几年,赶紧享受一下芽儿的孝顺吧。”

    虽然也是夸孙女的话,但是这句话杜爷爷可不爱听。这老头也不拉拉链,直接提起老母鸡,气哄哄的回道:“等以后,俺给俺家家芽儿招一个上门女婿。到时候,老子多了半个孙子!”

    众人看着气哄哄的走人的杜老头,哄堂大笑。

    “这杜老头,对大壮他们兄弟几个,随打随骂!就一点,谁都不能说一句芽儿的不好!”

    “哎!其实也不能怪杜大叔疼他家芽儿,那丫头论乖巧跟贴心,十里八村没有一个能比的。你没看杜大叔拎着东西去王老头家了吗,应该是芽儿给王老头买的。那丫头,仁义。”

    “要我说,杜家一家都是实在人!逢年过节,没儿没女王老头老两口愣是没缺过新衣服穿,也没缺过肉吃。”

    村民们看着杜爷爷连踢带拿的进了王老头的家,感慨不已。

    作者有话要说:嘎嘎,俺要以头抢地去!

    后台这个欠抽的,每次更文它就犯病!